杨巨源

作者: aalouie | 来源:发表于2019-09-30 12:38 被阅读0次

    當是時,李好義、好問亦結李貴、楊君玉、李坤辰凡數十人,坤辰邀巨源與好義會。巨源又大喜曰:「吾與安長史議以三月六日邀曦謁廟,合勇士刺之。」好義曰:「彼出則齪巷,從衞且千人,事必難濟。聞熟食日祭東園,圖之此其時也。」巨源然之。好義願一見長史以為信。巨源曰:「吾今先為長史言之,來日偽宮,令長史問君先世是已。」巨源以告丙,明日,好義在偽宮見丙,揖之。丙曰:「鄉與尊父同僚,楊省幹盛談才略,旦夕以職事相委。」其謀乃決

    ———宋史 脱脱帖木儿 阿尔拉·阿鲁图 等撰 卷四百0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令長史問君先世是已

    让长史问讯你的先代就成了。(《二十四史全译 宋史 第十四册》许嘉璐)

    这句翻译总觉得不过瘾,译为:

    让长史问(到)你的先代为止。

    意思是你不是要跟长史安丙谈话吗,我明天安排你们在伪宫里见面,让你们谈个够,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其实这里李好义可能关心的是自己杀了吴曦以后的前途问题,如果杀了徒为所谓“义举”,他李好义可能没那么傻,也可能不会那么卖力,或者根本不会因为一个名声而拿自己的性命冒险,他需要得到安丙的肯定,到吴曦死后自己是否能得到好处,或者加官进爵,或者得到封赏,总之这件事他李好义不能白干。而安丙是吴曦的丞相,而且得到朝廷的密旨,说话肯定要比杨巨源管用,以后兑现也好有门有户。

    安丙也是深知这一点,深知李好义这种人应该用何种语言来招纳和安抚,所以见面的那句话就非常中肯和中听。于是“其谋乃决”。

    君玉先屬其鄉人白子申擬詔,文不雅馴,巨源更為之,例用合江倉朱記。巨源、好義憂事寖泄,遂以二月乙亥未明,好義率其徒入偽宮,巨源持詔乘馬,自稱奉使,入內戶,曦啟戶欲逸,李貴執殺之。衞者始拒闘,聞有詔皆卻。巨源、好義迎丙宣詔,以曦首徇。三軍推丙權四川宣撫使,巨源權參贊軍事。丙奏功于朝,以巨源第一,詔補承事郎。

      巨源謂丙曰:「曦死,賊膽以破,關外四州為蜀要害,盍乘勢復取。」好義亦以為言。丙慮軍無見糧,巨源力言四州不取,必有後患,自請為隨軍措置糧運。於是分遣好義復西和州,張林、李簡復成州,劉昌國復階州,孫忠銳復散關。俄詔巨源轉朝奉郎,與通判差遣,兼四川宣撫使司參議官。丙素惡忠銳,聞忠銳失守散關,檄其還,欲廢之,先命巨源偕邦寧以沔兵二千策應。巨源至鳳州,因忠銳出迎,伏壯士於幕後,突出斬之,并其子揆。丙遂以忠銳附偽賀表聞于朝,且待罪。

      先是,奬諭誅叛詔書至沔州,巨源謂人曰:「詔命一字不及巨源,疑有以蔽其功者。」俄報王喜授節度使,巨源彌不平。時趙彥吶以在夔誅祿禧得州通判,巨源曰:「殺祿禧與通判,殺吳曦亦與通判耶?」以啟謝丙曰:「飛矢以下聊城,深慕魯仲連之高誼;解印而去彭澤,庶幾陶靖節之清風。」又遣愬功于朝,而從興元都統制彭輅乞書遺韓侂冑,輅陽許而陰以白丙。或言巨源與其徒米福、車彥威謀為亂,丙命喜鞫之,福、彥威皆抵罪。正將陳安復告巨源結死士入關,欲焚沔州州治,俟丙出則殺之。丙積前事,因欲去巨源,然未有以發也。

    ———宋史 脱脱帖木儿 阿尔拉·阿鲁图 等撰 卷四百0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这段文字写得精彩。

    首先交代杀了吴曦之后,安丙上报朝廷时是以杨巨源的功劳第一的,意思是有可能在己之上,当然朝廷不会这么认为,但这是安丙的厚道之处,并且交代赏赐的官职是补承事郎,这是吴曦这件事的结束,但是后续事件的开肇。

    于是事情就慢慢来了。

    首先却撇开安丙和杨巨源的矛盾不谈,却写安丙和杨巨源讨论公事,因用兵不合稍有意义,这是正常现象,史书其他很多地方都有,不算太大的事情,但这已经埋下伏笔。兵议不合属正常上下属讨论,如果说埋下伏笔,其实也并不明显,这里只是两个人的观点有异而已,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远不至于两个人兵戎相见的地步,我们在这里并没有看到多少征兆。

    但从这里我们可见两个人的性格不同,杨巨源喜功冒进,并且很有可能跟下属比如李好义这些人更亲近,安丙则老成持重,但并不代表他老实好欺负,接下来就托出孙忠锐的事,安丙素恶孙忠锐,就托言孙忠锐失守散关,把他给杀掉了,看好了这个时候杨巨源还是帮手,两个人杀吴曦,杀孙忠锐,可谓曾经患难与共,我们也可见安丙杀伐决断之一斑。

    然后就写杨巨源对赏封不满了,因为他喜功冒进的性格,因为他之前跟安丙的微隙,这里全冒出来了,安丙一杨巨源功劳第一,但杨巨源并不知道,朝廷赏赐是厚是薄且不说,杨巨源通过王喜被封赏的事就越发对安丙不满,于是通过杨巨源私遗韩侂胄求功书被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會巨源在鳳州以檄書遺金鳳翔都統使,其辭若用間者,且自稱宣撫副使而以參議官印印之。金以檄至丙。巨源方與金戰,敗於長橋,丙乃移書召巨源,巨源疑焉。有梁泉主簿高岳成者,巨源薦為隨軍撥運,來見巨源,贊其歸,巨源信之。

      時輅已至沔,六月壬申,巨源還幕府,丙密命輅收巨源。巨源殊不知,以為謁己也,語畢,輅起,巨源送之賓次。武士就挽其裾,巨源猶叱之,則已為驅至庭下。巨源大呼曰:「我何罪?」丙隔屏遣人謂之曰:「若為詐稱宣撫副使?」命械送閬州獄。巨源曰:「我一時用間,異時必有為我明其事。」丙餉以肴酒,巨源曰:「一身無媿,死且無憾;惟有妹未嫁,宣撫念之。」癸酉,巨源舟抵大安龍尾灘,將校樊世顯者呼於岸,巨源知將見殺,指其地而語之曰:「此好一片葬地。」世顯曰:「安有是?」舟行數步,謂曰:「宣參久渴,莫進杯酒?」巨源辭以不飲。又曰:「宣參荷械已久,盍少蘇?」巨源未及答,左右遽取利刀斷其頭,不絕者踰寸,遂以巨源自殪聞宣撫司。後數日,丙命瘞之。

      巨源死,忠義之士為之扼腕,聞者流涕,劍外士人張伯威為文以弔,其辭尤悲切。巨源之屬吏也,李壁在政府,聞之曰:「嘻,巨源其死矣!」丙以人情洶洶,封章求免。楊輔亦謂丙殺巨源必召變,請以劉甲代之。初,巨源與好義結官軍,而丙密為反正之計,各未相知,合巨源於好義者李坤辰,而合好義於丙者巨源也。巨源遺光祖書,述丙酬答之語,鋟梓競傳之,丙已弗樂,浸潤不已,積成此禍。

    ———宋史 脱脱帖木儿 阿尔拉·阿鲁图 等撰 卷四百0二 列传第一百六十一

    杨巨源虽然性格上冒进喜功,而且藐视上司,但其死也悲壮,令人顿生可怜之心。

    以妹相托,但此书不载其后续,可见也是无果。

    杨巨源虽然性格和行事上冒犯了权贵,但家人无辜,不知其妹飘零何所依,在那个朝代。

    ----Sep 30,2019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巨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ic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