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杰西伍卡
请比较以下两段话。
这是与从前××先生负责的案例相似的,以30岁左右的女性为目标的商品,但本商品和××先生所负责的商品有所不同。虽然原来的那款商品也很畅销,但我认为新商品必须与之前的商品有所区别。其不同之处在于,我想将推特(Twitter)上很受欢迎的插画家的插图作品设计到产品包装上。这位插画家之前使用过我们的商品,他在自己的照片墙(Instagram)上也介绍过。所以,我觉得八成的人是可以接受的。还有一点,就是在比上次的商品有何创新这点上,我瞄准的是与上次不同的顾客层。这次的商品所针对的是更注重健康的人群,产品中添加了在科学上得到验证的有效成分,应该能得到思想超前的用户的青睐。
那么,再看下面这段话。
这是一款以我们公司长期畅销的商品为基础,改良了包装设计,添加了改善成分,以30多岁的女性为目标客户,旨在进一步提升销售量的商品。
哪一个更容易理解呢?你更想多听一下哪个呢?
当然是后者。
你可能会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吧?但是,从我的经验来看,因不能省略不必要的话,95%的人仍处在表达不畅的状态。而且,这些人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件事。
你说的话,80%都没人听
“因为面前有人在说话,所以就安静地听吧”——我们不知道被这样教导过多少次。
但是,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你真的在听吗?)
首先,希望大家能注意到的是,“对于对方说的话,人们通常会忽略80%”。根据情况,也有可能会忽略90%。
如果想让别人听自己说话,希望大家从认识“大家都不听别人说话”开始。
为此,你需要做到:“以一分钟讲完的原则来组织语言,并表达出来。” 这是基本的要求。
如果一分钟内说不完,那么,最后花几个小时你也表达不清楚。反过来说,即“无论什么话都可以用‘一分钟’讲完”。
无论是准备花五分钟说的事,还是准备花三十分钟讲的话,就算你有一小时的讲述时间,也要先把语言组织好,保证“一分钟就能讲完”。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就一定能提高“表达能力”。
如何“一分钟说话”
讲逻辑的同时要有热情。
人是用左脑来理解,用右脑来感受,然后才行动的。而且,如果讲话者自己没有热情,不管他向对方做多少次说明,对方也不会被打动。
若想调动他人的兴趣,必须让对方的左脑和右脑都运转起来。
就技能方面而言,进行有逻辑的表达是很重要的,但也需要狂热的想法。请一定要有同时调动对方的右脑和左脑的意识。
1. 说话要带着目标
在向人表达观点的时候,要明确地意识到“我为什么在这里,为什么要做报告”。
把“为什么做报告”转化成语言,大部分情况都会变成“想让谁,在哪里,做什么事”的结构。
“为了打动听众。”听众还没有达到你希望他们达到的目标,所以,表达和报告是必要的。运用语言让听众移动到你所期望他们达到的目标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事。
不管你准备了多少漂亮的资料,也不管你讲得有多流利,如果对方没被你打动,你的报告就完全没有意义。
“为打动对方而竭尽全力”,请带着这样的意识对待报告和表达吧。
2. 左脑制造用于理解的逻辑
使用金字塔模型
我们说出的话要有结论和根据,把结论放在最上面,把根据并排放在下面,因为有多个根据,就会形成三角形,看上去就像金字塔一样,所以叫作“金字塔结构”。
先下结论
做报告是为了让对方有所“移动”。所以,要指出应该去往哪一个方向,指出要移动的“方向”就是结论。
例如,在有方案需要通过的情况下,“是这样的方案”和“这样卖得好”,这两者谁是结论?
当然,“这样卖得好”是结论。
更进一步说,即“这样卖得好,所以这样做”是结论。
“这样的方案”这样的表述并没有指出方向。对于商品是好还是不好,客户喜欢还是不喜欢,卖得出去还是卖不出去,听众并不知道。
“这样卖得好(所以做吧)”则是有方向的。
根据要有三条
只列出一条根据,很多情况下说服力都会变弱,最好能举出几条深思熟虑后得出的根据,以三个为宜。
“我的主张是……理由有三点:第一点是……第二点是……第三点是……”
意思连贯即成逻辑
金字塔设计需符合“逻辑”。即主张和根据意思连贯。
去掉弱语言
弱语言为“基本上”,“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等不必要的词。
听众只需要最低限度的必要信息,其他的信息,他们都不想听。下狠心,凭借干劲和毅力,务必使表达“流畅、简单”。
不要谈自己的努力
也许你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得到认可,但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只想马上听到你的结论,进而做出判断。说太多反而无法表达清楚。
在讲不通的时候,设置前提
讲话冗长的人,有的是因为害怕对方不接受自己要表达的事情而说那么多。无论我们怎么说,都会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为了避免这种误会,你可以加上“在这类事例中”之类的前提。
3. 刺激右脑,让人联想到具体的形象
只是听并且理解了符合逻辑的正确的话,人是不会行动的。
人在想象具体形象的时候,感情会激荡。
所以,不仅要让对方理解你的语言,还要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可使用照片、图画或动画进行视觉呈现
补充一些“例如,比如”,举一些具体的例子
总结
如何提炼出可以在一分钟内表达完毕的浓缩语言:
首先,构建结论和根据的金字塔,让听众负责逻辑的左脑能接受你所说的内容。
然后,使用照片、图画或视频进行说明,用“比如”举例,让听众想象出具体的形象,刺激右脑。
金字塔要有三段结构:“结论”→“根据”→“比如”三段式。
在第二段列出根据,在第三段举出实例。根据以三个左右为宜,通常举一两个例子就可以。
基本形式是这样的:
“今天,我们要聊一聊戒烟的话题(结论)。戒烟的理由有三点。第一点,吸烟对健康不好(根据一)。比如,有调查显示,吸烟者和非吸烟者的平均寿命相差×年。第二点,如果戒烟的话,吃饭时会觉得饭变得更香了(根据二)。第三点,如果读了‘戒烟疗法’,很容易就能成功戒烟(根据三)。”
这样一来,听众就能理解你说的话,注意力也会向你集中。
当然,表达的技能不是看几篇文章就能马上学会的,需要我们在实际生活、工作场景中边实践边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参考资料:《一分钟说话》[日] 伊藤羊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