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太多的女人,生了娃儿以后,就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娃儿身上,心里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就算孩子大了,这类妈妈也不想放手,好像孩子的前途就是他的一切!
其实就算做了妈妈,也不要将自己跟孩子绑在一起。因为过度的爱,只会让彼此有一种窒息的感觉。
在孩子已经可以独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学会放开。
当然,在孩子还在婴儿期时,我们要给予孩子亲密的肌肤接触和抱抱。可是孩子成长到大约2岁,就开始了独立的第一步。
从这时开始,父母要有意识地给他创造适当的独立空间。
比如让他们单独玩一会,不要去打扰。
学会让他们跟其他的亲属单独相处一段时间。这些都需要父母的支持,特别是妈妈要放下心,而不要时时刻刻都围着孩子。
而到了3-5岁,孩子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
他们的情绪迅速发展,脾气也会越来越大。
妈妈不要过多压制孩子,而要多理解他们的情绪,学会接纳。
否则可能会阻碍他内在自我的发展,破坏他一生的性格。
当然,在妈妈退出的时候,爸爸的作用很大。能起到一个过渡的作用,让孩子有一个相对独立又安全的空间。
对于一个男孩来说,爸爸的爱是榜样、是力量,爸爸代表的是责任!对于女孩来说,爸爸的爱是支持,是一生的安全感。
爸爸的靠近会让孩子慢慢地习惯母爱稍稍的远离,当分离到来的时候,内心还是满满的安全感,也就不会那么粘着妈妈了。
很多妈妈说,“自从做了妈妈,就忘记了自己是谁。”更多的时候,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的确,有了孩子,最受影响,变化最大的人就是妈妈。
不仅仅是角色身份的变化,还有看不见的内心变化。
生活也翻天覆地变了样。
我们常常期待,孩子会长成什么模样。
却也会忧心,自己变成什么样的母亲,会不会因为自己的无知和犯错伤害孩子?
其实,“恰到好处”的母爱,就是你幸福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