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来南方之前,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西北的小朋友,我对南方超级向往之。
来了南方之后,我十分不解自己为什么会想来南方,现在回去还来得及吧?
001
第一次感受南方的冷,是2015年4月份。那年选择去湖南玩,按照计划,先飞长沙。
出门之前我先查了天气:多云转阴,20度左右。还刚好碰到了一个从长沙来的小伙子,说和新疆天气差不多。
所以,出门之前为了减轻负重,我理所当然的把原来准备的毛衣之类甩了出来,带了两套春装加一件大衣。毕竟,我在新疆已经脱去了毛衣只穿外套,就理所当然的想:南方怎么会有西北冷呢?新疆也才十几度而已。
到长沙的第一时间,我特别庆幸自己把厚衣服甩了出去,虽然下着小雨,但20多度的天气很棒嘛。
两个小时后,我感觉自己真的是太天真了。
为什么我感觉自己骨头缝里都在往外冒冷气?看着街上还穿羽绒服、毛衣的小姐姐小哥哥,我那个悔恨。
如果问我对长沙的印象,那就是逛了2/3的橘子洲头、酒店里加了两床被子,以及所有的衣服都穿在身上的窘态。
最大的收获:手上、脚上的冻疮。
002
第二次感受南方的冷,是去年11月底。半个月的时间,我去了杭州和上海。
返程时,我是把自己的眼球和眼镜装在包里带回去的。南方的冷真的是让我跌破了眼镜,南方人的抗寒指数则让我跌落了眼球。
虽然曾有过一次经历,但我仍然低估了南方的冷。
中午有太阳的时候,我和朋友车上开着的暖气进山,到了预定好的民宿,我们却因为没有暖气不得不反悔。还好在夜色中找到了一家有暖气的酒店,四面八方涌来的温暖,让我们打心底觉得房费已经是无所谓啦(那是我住过最贵的酒店~)。
从山里回到杭州城,我俩第一时间是去买衣服。看着街上光腿穿裙子和拖鞋的小姐姐,我俩只有膜拜的份。从此再也不敢说北方人不怕冷。
住在西湖边上的两个人,最终放弃了逛西湖的初心,开车路过途中匆匆瞟了一眼就赶紧撤了。
所以,来杭州的时候,我俩拖着一个20寸的小箱子,从杭州到上海的时候,小箱子变成了两个28寸的大箱子,之前的小箱子则先一步快递回去。
003
再一次感受南方的冷,是现在,在重庆。
9月连续一个月,我没有见到太阳,淅淅沥沥的小雨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原来南方的冷来的如此之早。
往年的9月我是什么样的呢?我穿着短袖、短裙,躲在树荫下吹吹冷风,或者,和三五好友在夜幕降临之后,享受着凉爽的天气,谈谈天说说地,顺便佐以烧烤啤酒。
今年的9月我是如何过的?我在重庆的阴雨连绵中缩成一只鹌鹑状,天天翘首以盼老天能赏个笑脸,却从未能如愿。翻遍行李箱,也只好去买了长袖长裤,然后又买了更厚的衣物。
进入10月的这些天,我一直都在纠结:我是否需要把大衣和羽绒服都上身?然后却被来参观的游客小姐姐们的短裙、短裤晃花了眼睛。谁说北方人耐冻的?西北就不是北了吗?
十一期间回去一趟家,见到太阳的我,真的是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004
果然,那句“北方的冷是物理攻击,南方的冷是魔法攻击,自带破甲”是有道理的。
想想曾经我和朋友在北方听到关于南北之争中“暖气”的话题时,一直在笑唱着“你在南方的艳阳里大雪纷飞,我在北方的寒夜里四季如春”的马頔是不是有深刻的体会?不然他如何写出这么贴切的形容?
如今,身处南方的我通过亲身感受,深刻理解了这句歌词的“切肤之痛”。
才10月初,我看着手指上蚊子叮的包,在认真考虑着这是不是冻疮(此处请不要笑)~
想想自己的装备,看看自己的身板,我是需要完整的体验下没有暖气的南方,还是收拾铺盖回有暖气的西北呢?
我有在认真考虑......
005
然后,我今天听说新疆供暖了!

网友评论
苍了个天呐!我简直要膜拜你了,这是如何办到的😂
2015年,可惜那时不认识,我给你送衣服去呀😄
002、通过现实和回忆,提取了三段关于北方人在南方过冬的关于冷的感受。之荮调侃中带着无奈,自怜中带着幽默的笔触,让南方的小伙伴笑出腹肌,让北方的小伙伴心有戚戚焉。我想说:我们南方的小伙伴过冬,全凭一身正气!
003、 侧面说明中国地大物博~之荮交游广阔,适应能力强!😎
噢对了我老家冬天是两三天洗个澡,跟男友说的时候他还很嫌弃,我说那你去试试室内几度的环境下天天洗澡。
之荮的描写很形象哈,让人感受到了南北差异带给小伙伴们的切肤之痛~我在想如果冬天我去北方,会是什么样?不敢想!我已经习惯南方这种阴冷的天气啦~只要我有一身浩然正气,我怕什么?😎
暖宝宝暖风扇手套围巾备起来!我跟你说,你可不要为了美而硬撑噢~😜
我现在住15楼,我还好奇蚊子为什么能飞那么高呢!😂
我还想不明白的事,为什么这么冷还有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