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工作不满意了,我应该跳槽吗?很多人一看,这么废话吗,肯定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且慢,请让我细细说来,看完之后你再决定要不要跳槽。

在回答题目之前,让我们先来像一下这个问题:决定两个人婚姻关系好坏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呢?一提到这个,很多人立马想到了有钱有房有车,颜值高,学历高等等因素,其实这些通通归结为个人因素。除了个人因素以外,还有对方的个人因素,以及两个人相处的行为模式。其中,行为模式就包括比如:是否支持对方、信任对方等等。
在一份最新的关系科学研究中,科学家们得出了让人们意想不到的结果。决定两个人关系幸福程度的因素中:对方的因素<你个人的因素<你们在关系中的行为模式。怎么理解这个结论呢?
1·首先,对方的因素对幸福关系的预测强度很弱。中国老百姓的所谓择偶标准中的对方的各项指标,什么收入、地位、学历、年龄等等,这些指标对幸福关系的预测强度很弱。因为,一个对周围同事朋友都很好的人,可能对自己的伴侣很冷漠。而一个人性格很差很难相处,却有可能是宠妻狂魔。这样的新闻我们不少见吧。

2·然后排在第二位的是你自己的个人素质。也就是说,在决定两人关系好坏的因素中,你自己的个人因素比对方的个人因素重要。择偶择偶,其实表面上是在挑别人,其实,更多的是在考验自己是不是一个值得被爱和懂得爱的人,一个对生活满意度高,充满正能量的人,他婚姻的幸福度不会差到哪去。
3·最后,排在第一位的是两个人的行为模式,对幸福关系的预测强度是最高的,比个人素质的两倍还多。其中最重要的几项关系因素是:
···感受到的,对方的忠诚度
···亲密
···感激,感觉跟对方在一起很幸运
···爱
···性的满意度
···感受到的,对方的满意度
···冲突
···感受到的,对方的响应度
看到此结论,其实很能够理解,好的两人关系不是单纯只要两个人的硬件够好就行了,好的关系是在平时的相处中,通过每一次互动磨练出来的。
好关系不是匹配出来的,而是构建出来的。——万维钢
其实,这个机制不只适用于两性关系,回到工作中同样适用。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是自己选择出来的,还是自己的性格刚好适应了这份工作?是选择决定论还是性格决定论呢?其实,别忘了还有另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你在工作中的互动模式,你是不是为自己做好这份工作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还是只是新鲜感一过就想跳槽了,或是感觉周围环境一变,屁股就坐不住了?
参考文章:
得到APP《精益日课》:外部因素、自身因素和“构建”因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