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重庆的旅途中,有很长的时间都是坐在大巴车上,除了司机和导游,车上载有四十几位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
我坐在第三排靠边的位置,看得最清楚的是站在前面的导游和坐在斜前座的大姐。这两位离得近,常有些互动。
大姐嗑瓜子,导游问,“哪位乘客在磕瓜子?”
他装作不知道是谁,继续说,“汶川地震的时候呢,那个泥石流滑坡的声音哈,劈劈噗噗的,和这个磕瓜子的声音很像啊,我们很怕听这个声音,朋友们哈,在车上这样一个密闭的空间里,考虑下其他人的感受哈,这个不要磕瓜子……”
导游小赵,一位来自南充的小伙子,前段时间在家侍弄出生不久的孩子,累得不行,还胖了许多,他摸着自己的圆下巴说,很高兴能够借着带团的机会放松一下。
面对游客,小赵可以一气说上两个小时,随便啥子话题都能扯很久,其滔滔不绝的讲述和车窗外的公路一样绵亘无尽。除了介绍当地的风物,在我清醒的时候,还听到他讲莫言的小说,屠呦呦的青蒿素以及他个人的创业史……当然,差不多每次,他都会发现前面的这位大姐,在他讲话后不久就睡着了。
小赵无奈地表示,”每次都是这样啊,这位大姐,我讲没几句她就睡着了,然后呢,这个每次下了车哈,都要再问我行程安排,好像我没有讲过一样……”
感谢墨镜、口罩、安全带,掩护着同样昏昏欲睡的我。前两样就不用说了,睡着后闭着眼张着嘴的丑态被遮挡得严严实实。必须重点表扬安全带,好几次我睡到瘫软,差点栽倒在过道里,都被它给拦截住了。睡梦中感觉自己突然倾斜,腰间的安全带一紧,瞬间惊醒。
所以我能理解这位大姐,事实上,瞌睡的原因,除了车身的晃动,小赵的语言风格也功不可没。他一开讲,我就困意来袭,想必对那位大姐同样功效显著。
“朋友们哈,照片上是一辆轻轨啊,驶过了一片桃花林是不是啊?这个呢,被我们的外交部,这个华春莹女士啊,把它称为一辆开往这个春天的列车,把这张照片呢,宣传到了全世界。朋友们,那个地方呢,又成了一个网红打卡点。朋友们哈,重庆不缺乏网红啊,这个朋友们哈,每一年的三四月份哈,是一年当中,朋友们哈,春暖花开最好看的季节。这个路面上呢,漫山遍野的哈,金黄色的油菜花朋友们哈,雪白的梨花,再包括我们明天会去到的陶渊明哈,这个《桃花源记》的,这样一个文化主题公园,这个满山的桃花,这两天呢,是一年当中哈,这个最好看的季节……”
好在车程漫长,情况也会逆转。返程的下午,小赵酣睡了过去,大姐和我却很清醒。
大姐把一个双肩包挂在前面的椅背上,包口敞开着,里面有很多个白塑料袋。她扒拉出一袋瓜子,并没有磕,只是把袋口扎紧后又放了回去。
再掏出一个袋子,里面有三瓣橘子,她吃了一瓣,又吃了一瓣,把剩有一瓣橘子的塑料袋扎上口塞回包里。
她翻看旅途中的自拍,把面孔扒开放大了看,又缩回原样看,再前后两张比对着看。
她还浏览了丝巾,对着一条杏黄色的丝巾看了许久,并没有下单。
西晒的阳光投进了车厢,大姐脱掉了红色的毛衫,里面还有件粉色的,粉色的也被她脱掉了,身上还穿着件橙色的。
粉色的毛衫叠起来,红色的又套回身上。
小赵没有坐他原来的位置,而是在门口的折叠椅上睡着了。大姐发现前座空着,干脆把腿伸到了扶手上。
这个时候是下午的三点多钟,大巴车行驶在前往重庆的包茂高速上,若不是观察这位穿着红毛衫的大姐,时间还真是难以打发,毕竟离我们要去的沙坪坝还远着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