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海鸥的翅膀与错落的白帆缠绵
海的远处
蓝蓝的水与蓝蓝的天融为一体
跃动着的阳光唤醒睡梦中的码头
渔歌悠扬
浪花拍打着金色的岸沙
呢呢喃喃
诉说着无人能懂的故事
海的深处
隐藏着多少秘密
一枚贝壳静静的躺在洒满阳光的沙岸上
在秋天的海边展示着曾经的美丽
岁月无痕
却把美丽碾成细细地尘埃
大海不会老去
在海的深处
激情暗涌
这是我多少年之前的信手涂鸦。
偶然的翻了出来,有令人汗颜的效果。便打算修改一下,至少能看得下去吧?
改了几遍,最后还是放弃了。因为,不管怎么去改,都掺加了当下的心境和阅历,再也不是当初站在海边沐风自得青葱不羁的感受。
那时年轻,有着为吟新诗强说愁的假意老成。即便作模作样叹息几句时光的飞逝,心下自信还有大把的青春可以挥霍,那叹息也带着虚假的成分。而今,就算仍旧站在风卷浪涛阳光葳蕤的海滩,这鬓边飞霜心底秋痕,哪里还能写出当初韶华青涩的句子来呢?
曾经在一个古诗词网校学习,班上有个点评老师喜欢给人修改句子。我对种教学方法其实是不以为然的。你可能自以为修改的天衣无缝,但是,那却不是我想要表达的意境。
连自己曾经的文字都改不动,怎么能以自己的意念去给别人改诗吗?由此可见,为人修改诗词,实在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呀!
量体裁衣,人体可以量,人的心怎样去丈量呢?心有灵犀一点通,那只是一个美好的向往。这世上,人心是最难走近的。一个人的经历决定了他的思维和推理,而人和人即使有相同的经历,但是因为对观察事物所切入的角度,对所经事物所秉持的态度,还有内心已经形成的固有观点等等种种不同,也难以达成一样的思想一样的结论。就像东坡看佛印是狗屎,佛印看东坡是一尊佛一样,你不知道我的心里感受,我也猜不出你的心中情感。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就是一道难解的克里普托斯密码,只有当事者自己明白。
写诗弄文,是一个人因为心里对某种景、境有特别的感触,而抒发的情感,是电光火石般的灵感忽现,或者是心灵感应的神来一笔,抑或是情感经历的沉淀,通过作者的笔端展现出来的美妙文字。
诗,虽说有迹可循,但却难解其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是诗的朦胧之美,也是它的诱人之处。直白的文字不叫诗,那只是说了一句话罢了。
初学写诗,作者心里堵了千言万语,却不知道怎么样用诗意的文字来传递纷纷思绪,手下的文字便显得凌乱,显得语无伦次。更何况,学写格律诗词,那些平仄对仗押韵等等规则,有人说是戴着脚镣跳舞,的确是有他的道理。
所以,在一些格律诗作品里,我们经常读到一些云遮雾罩,不知所云的文字。这是因为作者既要当心平仄的钢丝,又要完成他自己的思路,还要在规定的那几十个字里左冲右突,如果驾驭文字的功力还没有到达一定水平,就会力不从心,词不达意。这样的诗词,你连他的创作脉络都找不出来,怎么可能替他修改呢?
以拙见,替人改写诗词,不如帮他理清创作思路,教他怎样熟练掌握写作规则,给他指出语句的不当之处,至于怎样修改,那是创作者自己的事情。而且,通过作者自己修改,更能明白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掌握写作入门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只有让作者自己动手修改,才能使作品的脉络清晰条绪完整,才能让作者骄傲地承认,这是自己的作品。无论这部作品是生涩还是成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