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563586/04ab1d2ca0a20262.jpg)
我一直有打算不让7宝宝去上幼儿园,在家自己教,这个想法由来已久,原因很复杂,除了对周围所能接触到的幼教机构不够满意、对自己能够带好教好孩子迷之自信,更多的,是不想让7宝宝长着长着“泯然于众人”。
我每天走在街上都在观察那些大点的孩子,绝大多数眼睛里看不到光彩,看不到那种应该出现在儿童脸庞上的欢欣、雀跃、灵动、机敏。三毛多年前就写过《塑料儿童》一文,写她带着孩子们去海边想让他们感受大海的气息,小家伙们却只惦记着电视里快要开始的动画片。
今天的声光电环境比之三毛时代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孩子小小年纪受到的诱惑与刺激让他们的兴奋阀值越来越高,自然与真实生活中的节奏已经越来越难以触动到他们的心灵。
我大儿子已经大了,现在的努力充其量只能叫“弥补”了,但是小女儿还小,所以我用可以买小房子的钱来租有户外空间的大房子,建绘本馆买全套音乐教具学各种乐器、搭攀岩墙游泳戏水池沙池多肉池、花园菜园面包炉、养下蛋鸡喂流浪猫…,再把自己变成懂得儿童发展懂沟通擅长游戏力很会爱超会玩的妈妈,这一切似乎共同构成了一个小小的儿童适宜生活环境,但不够,因为还缺乏最重要的一项:伙伴。
要知道,孩子才是另一个孩子最好的玩具。
有本著名的教育书籍《教养的迷思》上面说过,孩子的成长相较于父母的养育来说,更大的影响因素,来自于与伙伴与周围环境的互动,我就算为她建设最好的成长环境把自己变成十项全能,可是没有好伙伴,还是事倍功半。
有人建议我招生办家庭幼儿园,但是我不想把这件事情变成商业化的交换,我也不具备足够的经营管理才能,而且最重要的,我不想被工作甚至事业绑架,我还是想拥有这样浇花种草独立的生活方式。
在研究生院的学习让我看到了新的曙光,我所信赖的妈妈哲学的创办人韩瑾老师说过,最好的养育孩子的环境是母系社会,理念相同的妈妈聚到一起,共同抚育孩子成长。
因为有在小步大学共同学习的经历,一定程度上已经满足了两大基本问题,首先信任感有了,能够持续学习的家长一定不会是坏人,坏人是没有时间来做这些事的;其次理念应该也会有相近的,而且我们都懂孩子爱孩子且各有所长,还会有比我们更适合的老师吗?
听起来有没有蛊惑到你一点点?
我比较擅长艺术教育+自然教育+生活教育,音乐、绘画、运动游戏、手工这些我都可以带领孩子们玩,各位身怀绝技的爸爸妈妈,比方说语言、数学、财商、科学、工程等等的,我们彼此发挥自己的强项,可以组建我们自己的冬令营夏令营,在相对固定的时间腾出10天20天,把宝宝们聚到一起进行主题式的学习,日常也可以互相提供家中闲置房间开展旅居、游学,来了海口我们每天一起去海边疯玩,然后回来一起煮咖啡,烤蛋糕做手工画画唱歌读故事做音乐游戏。
我下个月打算回四川眉山把老家房子休整之后做成一个基地,那里山清水秀离城市也不远,种有很多果树也有自己的鱼塘,可以真正的融入乡居生活。爬树摸鱼种菜去田野里奔跑、山坡上摘野果子,喂鱼养鸡。
小步妈妈们散步在全国各地,有资源、有时间、有精力、有知识的四有妈妈们可以互相连接而成为一个没有围墙的“超级幼儿园”,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习在自然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如此,天下都是他们的课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