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很多家长抱怨孩子的成绩又下滑了。
成绩一下滑,
家长们就开始着急打听各种培训班、加强班。
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最好又最简单的学习方法,
那就是——朗读。
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也是小学生完成阅读的起点和基本功。
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同样的,朗读也有利于其它学科的学习。比如在数学解题时如果反复朗读,效果要比默读审题好。
| 朗读是让大脑做“热身操” |
美国教育部于1985年发布了一项名为《成为阅读大国》的报告: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终生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唯一且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为孩子大声朗读。
人在朗读时,70%以上的神经细胞参与大脑活动,超过默读和识字,相当于大脑的“热身体操”。
过去30年的阅读研究证实了这项简单的公式——对任何性别、种族、国籍和社会背景的学生都适用。
▲家长们需要意识到朗读的重要性
■ 朗读,培养孩子们的学习方法
学习语文,语感能力非常重要。因为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能够更快的帮助理解语言,判断语言正误。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多读多年,自然而然的能帮助孩子理解课本中的意思。
反复诵读名家作品就是模仿典范语言,接受其影响。诵读,对文章里的词汇、词语搭配、句子的格式、语言气势与格调已经十分熟悉,通过诵读培养语感,能够提高语言能力。
■ 朗读,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反复朗诵,久之,孩子们对课文内容的感性直觉增强了,心中有了格局,品文便知道优劣,下笔就有了章法。
毛泽东青少年时读书采取“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相结合的方法,每读一文总是反复诵读吟味,用心领会它的意义、气势、节奏和神威。
■ 朗读,优化孩子的普通话水平
不标准的普通话,难免会带来交流的障碍;话多,不代表会说,懂得如何说得更清楚、更好听、才是关键。
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并非轻易可以练就,它是在千百遍按照汉语普通话规则读课文的基础上形成的。
■ 朗读,有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
人的头脑不是一部机器,而是有生命和学习能力的,人们看文字作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除去一目十行的粗读不说,就算是细读,也只是凭借着一条途径传入大脑,远不如多条途径传入大脑。
看文字作品,不但要看,还要将作品变为有声语言,将文字转化为语言,提高了孩子的理解力,而通过不同的理解,表达出了不同的感情,孩子可以从朗诵中表现出深刻的感情,听者也发出感叹,比我自己看作品好多了。
■ 朗读,是语感形成的必由之路
语感能力非常重要。语感能力的提高,意味着语言直觉思维能力的形成,相比理性思维,直觉能更加敏捷而准确地理解和判断语言的正误优劣。可以这么说,没有真正大声读文章,就不会有什么真正的语感。
诵读可形成良好的语感,背诵又是内化材料最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把诵读形成的语感积淀下来。诵读的结果会使孩子们“出口成章”,它所积累的大量词汇、丰富多彩的语言表达形式,对孩子具有直接的模仿和借鉴作用。
■让孩子更自信,更礼貌,更有气质
学习朗诵,培养良好的朗诵习惯,除了发音与语法的学习,更有礼仪与形态的学习,孩子通过学习朗诵,从而改变孩子的性格,懂礼貌,有组织能力。
|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
有很多家长反映:我们都知道朗读的好处,但是有的孩子就是不敢大声朗读。
一朗读的时候,有的望天、看地;有的盯着一个地方说半天,有的眼光飘忽不定。
有的因为发音不标准就羞于说出口,还有的孩子,性格比较腼腆、内向,声音又小又弱。
而有经验的朗诵者,眼神好像电视屏幕,似乎能把具体形象一个接一个展现开来。手势和眼神一起,配合语言传达形象,抒发情感。
这样的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
SO EASY!
✔行知·朗读亭
《行知·朗读亭》是一个专门为中小学生以及所有爱好朗读的人打造以朗读体验方式为主
集朗读练习、测评、阅读、演讲、录制、训练和快乐学习于一体的朗读学习设备
它能同时满足用户享受朗读、快乐阅读和社交分享的需求。
内置古籍、诗歌等各领域海量朗读资源,欢迎孩子们行知·朗读亭进行朗读练习!
行知·朗读亭在广州 云山学校 ▲行知朗读亭在杭州高桥初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