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586498/a92bcaeb6ceb9b09.jpg)
鲁迅留下世上本没有路的千古名言,全因为闰土的这个行为!
大部分中国人,应该都知道闰土这个农民。因了鲁迅,一个受苦的农民,在百年之后的今天,还偶尔会让人记起来。那么,鲁迅是如何通过与闰土的接触,而感慨出了“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千古名言?
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这本来是鲁迅对于闰土的印象。不过,因为故乡被选入语文课本,所以,也成为我们心目中,少年闰土的模样。
而当鲁迅再次瞧见闰土,他已经变成了自己老父亲那般的模样了:灰黄的脸上有很深的皱纹;因为终日吹着海风,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彻底打碎了鲁迅对于闰土的印象。
闰土恭敬的叫鲁迅少爷,而不像小时候那样喊他迅哥,这增加了彼此的隔阂。但是鲁迅还是对闰土有些亲近,在他们收拾行李时候,闰土却瞒着鲁迅一家,将十多个碗碟,埋在了灰堆里。却不想,被年轻时候称为“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发现了。
这个杨二嫂,在年幼的鲁迅心里,并没有留下美丽的印象。反倒此时,在杨二嫂五十多岁的现在,给鲁迅很深的感触。她活脱脱一个泼妇嘴脸,说鲁迅: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这样的八卦,也不知道杨二嫂是从哪里听到的。等杨二嫂发现了闰土的秘密,那还了得,立马嚷的所有人都听见了,然后自己拿了鲁迅家养鸡用的一个器具(狗气杀),小脚飞也似的跑走了。
等鲁迅携带家人,老母亲还有侄儿,一起离开故乡的路上,鲁迅回想着故乡里的种种,感慨自己这一代人被现实折磨成这样。又因为闰土的儿子与自己侄儿相互挂念的关系,让他在痛苦中激起一点希望,盼望着下一代,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而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念头,也只是鲁迅的自我安慰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