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泽西想法
童年的烙印,藏在每个人身后

童年的烙印,藏在每个人身后

作者: 泽西_ | 来源:发表于2017-01-09 18:10 被阅读26次

    提到童年,你是不是觉得这是特别遥远的事?旋转木马、摩天轮、掷沙包,这些带着童味的词,对于成年人来说都是尘封的记忆了。甚至看到照片中小小的自己,依旧觉得很陌生,儿时的玩伴也好,玩具也罢,都随着光阴沙漏的流逝,变成镌刻在大脑深处的往事。

    最近浏览了很多基于犯罪事实的史料,里面一再地提到这些罪犯的童年。他们的童年都不甚太平,一些是弃婴,还有家暴的受害者,以及有欺凌历史的孩子。比如泰迪·邦德,这位臭名昭著的连环妇女杀手有着非常凄惨的童年,被亲生父母抛弃,以及后来被初恋女友伤害,种种的因果最终造就了这个在美国七十年代骇人听闻的连环杀手的诞生。

    有人说结婚前了解一个人,一定要问问他的童年,和什么样的人玩在一起,他们现在如何;他的家庭以前的经济水平,家人是否和睦;以及童年是否受到过改变生活轨迹的重大打击。

    这种说法可不可靠呢?我认为不无道理。一个内心充盈阳光,常常保持微笑的人,通常都有令人羡慕的童年时光。我们都知道,控制情绪的能力对于成年人来说尤为重要。而这种能力的形成正是在童年。身处襁褓的婴儿只有简单的哭闹和嬉笑,而五、六岁的顽童已经具备识别复杂情绪的能力,譬如恐惧,愤怒等等。可想而知,当父母们在引导孩子认知情绪的时候没有给出适当的教育,势必会养成一个易燃易爆炸的“熊孩子”。

    这样的场景你是不是十分厌恶:本来列车售票窗井然有序,突然有位执拗的大妈硬是让售票员给她一个下铺,还扬言不买到就不走了。队伍后面的人听到争执,开始议论纷纷。十分钟过去了,任凭售票员如何苦口婆心地告诉她卧铺票已经售罄请她改期或者明天再来,大妈就是赖着不走。随着队伍开始躁动,窗口值班人员无奈按响警铃,值班的警务人员赶到现场把大妈架走,事情才告一段落。

    无奈的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地方上演。至于最后大妈有没有以“寻衅滋事”罪被拘留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从大妈的穿着打扮和举止来看,这是一位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村妇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她生长在一个怎样的环境:家庭贫困,因贫辍学,早早嫁人后在家务农。

    我不敢下农村人一定如何如何,就肯定没有忠厚纯良之人之类的妄言。我想阐述的是童年之幸与不幸,是刻在身体发肤里不可抹杀的烙印。著名的BBC纪录片《56 up》中展示了身处不同阶级的孩子们迥异的发展轨迹,上层社会的孩子们大多还是处于社会的中层以上,而底层的孩子们经历了更多的动荡流离。当然其中也有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孩子,不过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位。这样的事实,是不是对整天叫嚷人人都是成功者的励志文学的驳斥呢?

    让我带一个孩子到七岁,以后随你怎样带,随他怎样长,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已是注定。这是《56 up》开始时的一句箴言。中国也有“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的谚语。无论是不是宿命论的支持者,我想大家都认同的事实是童年对人生的影响深远。追本溯源,沿着那个曾经稚嫩青涩的你踏过的足迹,也许也能在两难的境地里,选出一条不悔之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童年的烙印,藏在每个人身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vyh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