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56岁的中年人余华,曾经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之一,最早读他的小说,经常把他与另一位江苏藉作家苏童搞混,后来还专门上网查了下,搞清楚了余华是杭州人,而苏童是在苏州出生。二十多年前搞不明白余华、苏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两人的作品都够血腥、残酷,有时候看得人全身发紧、头皮发麻。
最早看的余华作品是《在细雨中呼喊》,后来还因此取了个网名叫细雨回眸。当然,《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兄弟》都是他的经典作品。我读余华,更贴近他冷酷描述下面的简练文字,对于小说语言的质感来说,我认为他比苏童更高明。后来,我就慢慢把这两人分得清了。
《兄弟》的出版很淘气,2005年8月,我在成都最早买到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的上部,一直到2006年春节后,我才买到这本书的下部,下部比上部厚重得多,两本书放在一起真的是一个是兄一个是弟,以至于我差点以为后来买的是全本。2008年,作家出版社印了一版,不再分上下部,终于合成了一本。
余华曾当过五年牙医,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生平最怕的是医生,而医生中又数牙医最可怕,我的牙齿是除了颈、腰椎外最不好的零件,牙医的冷静甚至冷血,是我最害怕的地方。以先锋派起家的余华,相信牙医的经历是他以后写作最强大的气场基础,而他的叙述简洁细致,极度冷静,创造了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世界,你甚至相信他的文本构成的世界,不仅是真实的,而且在现实世界中也同样存在。
2012年,余华出过一本早期中短篇小说的集子《世事如烟》,收集了一些80、90年代自己的一些作品。其中第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于1986年,讲述一个18岁少年远行经历的荒诞故事,他用一支烟换取了免费搭车,甚至有点沾沾自喜,可后来汽车抛锚了,一些人抢走了车上的苹果,他们甚至打伤了阻拦的少年,而苹果的真正主人——司机却在一旁漠不关心。最后司机拿走少年的行李,少年成了唯一的受害者,孤零零站在抛锚的车前。现在的社会,哄抢车祸现场物资,不是早就有报道吗?1986年余华的这篇故事,预告了三十年后的这个世界。
余华这样谈到自己的写作----我现在越来越相信这样的话: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我感到自己的人生正在完整起来。写作使我拥有了两个人生,现实的和虚构的,它们的关系就像是健康和疾病,当一个强大起来时,另一个必然会衰落下去。于是,当我现实的人生越来越平乏之时,我虚构的人生已经异常丰富了。
在谈到阅读时,余华说:在我年轻的时候喜欢读一些很费劲的小说,写的是《世事如烟》之类的作品,那时马原说我“把一个很好看的故事写得很不好看”。现在我发现,我喜欢的是能一口气读完的书。并非我在阅读上变得懒惰了,能一口气读完的书也不见得就轻松、通俗。
这样看来,余华用写作过出了两个人生,咱老百姓是不是也用阅读体验了两个人生,你觉得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