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平教授谈教育:
上海一个两岁儿童家长,为了让孩子考进一所名牌幼儿园,给孩子报了数学、英语、钢琴、绘画、主持人等五个培优班,孩子不堪重负,出现了头发成片的脱落,即斑秃。
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只能靠家长的清醒和淡定,认准这是有害的,绝不许这么做。在很多情况下,孩子的确是被家长弄成病人的。肯定有人会说你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们都知道家长面临这样的两难选择,既心疼自己的孩子,又希望孩子上一个名校,有一个高学历。其实,这不仅仅是家长,很多优秀的教师也面临这种困境。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爱心,也需要教育的智慧。那么对家长而言,最最最重要的教育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保障孩子足够的睡眠和身体健康。很简单,没有健康就没有人生。所以,我们建议小学三年级以前不要上补习班,三年级以后不要超过两个,而且以音体美为主。
第二,养成阅读的爱好。因为我们知道很多很乖的孩子,到了青春期以后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偏差,包括网瘾啊,包括等等等等。所以,他很容易被外界的诱惑或者一些不良的东西所改变,通过阅读,用这些充满智慧的书籍和艺术,充盈孩子的心灵,用上补习班的时间用于阅读肯定是最划算的。
第三是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兴趣特长。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对中科大少年班的题词是:不要考100分。就是为了这么一个高分啊,你把你的时间、精力、好奇心、想象力全部都透支,是非常不值的。
第四个概念是要认识非认知能力的重要作用。已经有研究显示,以考试成绩为代表的认知能力被发现对成人的收入的影响很小,大约占18%左右,而非认知能力,包括信任他人、坦诚、热情、想象力、好奇心、情感丰富、开放性和自信等等占82%。
最后一点关键是家长要勇于改变自己。有人说家庭教育就是拼爹拼妈,的确如此,但是要拼的主要不是金钱和社会关系,而是家长的价值观和行为。家长一定要有一颗强大的平常心,不攀比,不盲从,不为各种商业力量所绑架,走自己的路,认定人生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只有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我们有很多这样的家庭,父母热衷于麻将打牌,却希望孩子专注学习。家里鸡飞狗跳、恶语相向,却希望孩子文明礼貌、知书达理。家长惊慌焦虑,却要求孩子从容淡定。这都是缘木求鱼,是做不到的。家里的书房就是你最好的学区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