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智能发展其实是不均衡的,会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不能一概而论。而如何寻找到自身智能的最佳点,让天赋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取得惊人的成就,有一个著名的心理学效应叫作“瓦拉赫效应”
1847年3月27日,奥托·瓦拉赫出生于德国柯尼斯堡的一个律师家庭。虽然父母定下的规矩很多,家教非常严苛,但对他的学习深造一向是很支持的,只是瓦拉赫的成才过程十分曲折,也极富传奇色彩。
1867年,瓦拉赫20岁的时候,从波茨坦大学预科学校毕业,进入格丁根大学学习,听从父母的安排选择学习文学。不过,一个学期下来,老师给他的评语却是:“非常用功,但却过分拘泥,即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不可能在文学上得到发挥。”也就是说,老师认为读文学并不适合他。于是,他改学了油画。但是他既对构图的技巧一窍不通,也不懂得调色,可以说没什么艺术理解力,强行学习自己不擅长的学科,结果只能是班上成绩倒数第一。这一次,学校的评语是“你是绘画艺术方面的不可造就之才”,让人更加难以接受。
绝大多数老师对“笨拙”到如此地步的瓦拉赫纷纷摇头,认为其成才基本无望。而当时的化学老师韦勒却不这么认为,反而欣赏瓦拉赫做事一丝不苟的品格,说他是个做化学实验的好苗子。于是向瓦拉赫的父母建议让他试学一下化学。无奈之下,父事同意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自从学习化学之后,瓦拉赫的智慧灵,仿佛被“澎”地点燃了,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瓦拉赫这个在文艺术方面“不可造就”的庸才,却在化学的天地里如鱼得水,频有不凡的创见和发明,受到老师的高度赞赏和学界的普遍认可。成为化学领域“前程远大的高才生”。
1869年,他在许布纳的指导下进行有机化学的研究,凭借论文《甲苯同系物的位置异构现象》顺利获得化学博士学位。一年后,在波恩大学担任德国著名化学家凯库勒的助手,负责化学实验室,并长期在高校从事化学科研和教学工作,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直到1915年退休。
针对萜稀的研究,瓦拉赫发表了100多篇学术论文。1909年,《萜和樟脑》一书面世,享誉化学界。1895年至1905年期间,他首次实现香料的人工合成,为脂环族化合物的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于1910年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化学领域的巨擘。
成名之后,瓦拉赫的故事被广泛传播,人们便将那些拥有大智若愚的特殊才能者被伯乐慧眼识珠,得到正确发掘后展现出卓越的天赋,最终取得辉煌成就这一现象,命名为“瓦拉赫效应”。
这充分说明,学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就像世界上从来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有着不同的特性,存在不同的潜能。有的人是智商超群,学习成绩优秀,而有的人擅长写作,有的人喜欢绘画,有的人热爱音乐,有的人擅长舞蹈,也有的人是体育健将,不一而足。关键在于,老师和父母能不能发现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进行合适的引导,为他们的长处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而添砖加瓦。
“每个人的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个沉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成功学专家罗宾的话,也激励着我们去发掘自身在某一方面的独有潜能,去让它得到极致的发挥,从而改变我们的人生,实现我们的梦想,让“瓦拉赫效应”在这个世界不断地生根发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