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书总是让人感觉莫名心安。就像褪去夏日炎热的傍晚,当斜阳清浅时,坐在宽阔而温厚的地坛,看到史铁生奇妙的思想。
史铁生的语言带有的并不是轻松,也许与他的经历有关,在最热闹的年纪失去双腿,一个人陷入黑夜的滋味并不好受。他眼里的地坛,琉璃破碎,杂草荒芜,石阶凌乱。它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遇见这座园子,并推着轮椅走了进来。也许是觉得自己和这园子一样荒芜,一样不堪。在园子里面,想着自己的生命,越来越迷茫。“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而后想明白了点什么,“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走”。最后终于有了眉目,看见了“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这万道金光,也是史铁生思维之光。这些全是描写园子中的动静,荒芜的园子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喧闹和活力。
史铁生想明白了,死不是一件急于求成的事,死是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如同放假前的考试。
而后就是怎样活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是像魔鬼一样伴你一生的东西。你可能永远也无法想明白。
我想,这个问题就一直蛰居在你脑海里,当你心灰意冷或者心情低落或者踌躇满志,或者心满意足时,它便跳出来,一下一下地撞击你的脑壳,对你说“嘿,起来,想想我。”
这样的思考是十分有必要的。十五年了,史铁生总要到那座园子里去,去发呆,去思考,去冥想。
我想,我们也需要寻一出僻静的地方,远离嘈杂,推开耳边的烦躁,去理一理纷乱的思绪。
哪怕人生全无意义,只要你还在思考,你的人生就并不荒芜。
今天看一本书,《你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里面提到,大多数人不会思考自己的生活。我们时常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到底是一年过了365天,还是过了一天重复了365次呢。
没有思考的机械的人生,我们宁愿不要。我们需要的是积极地思考,积极勤奋的努力,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如同坐在园子里的史铁生不停的读着自己手中的书,不停的思考,在母亲的建议下,开始不断的写。
不仅是思考,还有积极向上的力量。
我想,这是史铁生给地坛这个古园所赋予的意义。一开始,地坛为失魂落魄的他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后来,他活跃的思维让他在园中看到了平常人不会看到的生机与活力,也是来自于他内心的向上的力量。
有思想和积极向上的人生并不衰败,如同这座园子。
人身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能抗就抗,抗不过也别灰心失望,不管人生多么荒芜,只要你心向阳,方能万物生长。
简宝玉写作群日更打卡第3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