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梦里 我又看见你
宝贝 他们说我不爱你”
我身边有无数的爱情故事,他们相爱相杀,缠绵悱恻,故事或圆满,或者走着走着男女主角就不见了。爱恨情仇,总是一个亘古不变的热点话题。
拨云见日,今天直面这句话:
人和人一场游戏。
我的故事不多,看到的听到的不少。
一个人有多麻木,就得先看看他身边的人有多敏感。
年轻的时候我的朋友圈里就像一个竞技场,每天都能看到不同的情侣争先恐后的秀恩爱,图文并茂生机盎然,后来慢慢的看不到了,再后来就是买醉街头,狂欢中告诉大家这段恋情结束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波人每天发状态发自拍,然后配文自己缺爱,宣示自己的爱情观多么特立独行。
一拨人倒下,一拨人站起来,他们前赴后继生生不息。
我觉得他们是真实的,希望通过爱情宣言来获得爱情。熟不知,这爱情游戏对玩家要求太高。
男性玩家靠装备和技术深深把持住姑娘的心,女性玩家靠美貌和气质赢得更多的需求。有恃无恐的时候觉得给予的太多,便收回一成,让对方挣扎。渴望获得的时候,便表现的骚动不安,自我折磨。
几个月前,我的一个发小结婚,我应邀作了伴郎,这两口子从高中开始早恋到现在已经八年,期间虽也是磕磕绊绊,但毕竟修成正果。婚前几天,我和他单独喝酒,两个人喝的昏天黑地,他说:
“哥们这些年啥事也没干成,但就一点比你牛逼,那就是我娶了我的初恋”。
是啊,他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值得倾尽全部力量的人,这个游戏他们两口子都赢了,在他眼里这也许不是游戏,是一项隆重的事业。
恋人之间究竟能有多少信任,有多少分分合合才能终成眷属。游戏玩的多了,知道套路了,知道对手哪疼哪痒,是不是就能赢过那个朝夕相处对手?也许这跟本就是一个是和否的问题,该不该游戏人生呢?
我身边有这样一类人,二十出头一表人才,事业顺利家庭幸福。也许是我和他们见面比较少,每次见他们的时候,他们身边的姑娘基本都不一样,而且每次看情况俩人的感情还极其稳定,在惊于他们高超的撩妹技术之后,弱问一句:结婚不?他们基本私下里都是这么跟我说的:
“谁想结婚啊,不着急,还没玩够呢”
“我看你俩不是挺靠谱的么......”
“别当真,指不定啥时候换了呢”
“... ...”
好吧,谁让人家有技术呢。这类人可能真就把这事当游戏了,他们的潜台词是
“你要是玩不下去,可以自己走啊”
“早知道这么玩不起,当初干嘛在一起啊”
他们说的很对,怕输就别玩,这游戏输了就自己走。
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我和朋友痛饮一番后,踉踉跄跄的走在回家的路上,大半夜的。突然身后有人拍我,我一回头,发现是个年轻人喝大了。我惊悚过后,酒醒了一半。我问他有啥事,这哥们递给我一根烟,自己也点上一根。深吸了一口,抬起头,泪痕明显。他对我说:
“哥,我失恋了”
“... ...”
“我女朋友跟人跑了”
“... ...”
“我真没钱,我把能给她的都给了...”
说完他也不理我,一个人坐在路边开始低着头哭的乱七八糟,我和他素不相识,拍了拍他的肩膀,头也没回的走了。
“别在意,爱情只是一场游戏”。
我想他是孤独的,他的女朋友可能真的是个物质女,也可能是这哥们实在不争气。可是不管怎样我知道他是爱那个姑娘的,他的爱情游戏玩输了,输给了一个最爱的人。他觉得他的努力在这场游戏里无以复制,而他的对手就是那个姑娘,在心里可能只是跟他萍水相逢。
回到理性。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性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这三种成分构成了喜欢式爱情、迷恋式爱情、空洞式爱情、浪漫式爱情、伴侣式爱情、愚蠢式爱情、完美式爱情等七种类型。
反正我是没看懂这七种类型,看起来好像很有道理......
但是爱情要这样分析是不是就太无趣了呢,我们都在寻找一个灵魂伴侣,可是在寻找的路上都会遇到这么一两个玩游戏的人。
说实话,我真的不想人和人一场游戏。真爱太少我们怎么去勇敢的表达爱,都要藏着掖着,等着对方先说真话,不然会被人看轻。这样被伤了,也可以大言不惭的说“反正我当时也不怎么喜欢他”,然后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醉一场,明天从头来过,再次踏上寻爱的路。
诗曰: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