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啃读郝晓东老师《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对遭遇和危机有着独特的见解:遭遇和危机使人生和教育的连续性中断,给教育带来干扰和障碍,但如果应对得当,遭遇和危机也会转化为教育的契机,使人脱离“非本真”状态,找到自我,开启全新的生活。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危机与机遇的辩证关系也可以从这段话中找到根源。
重塑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
但何为自我?
自我是一种明亮状态,即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真实判断。人必须首先活着,才有可能拥有本质。但人并不是活着就必然拥有本质(一种明亮状态),人其实经常会处于非本质(遮蔽)状态。
而遭遇和危机就提供了认识自我的契机。正如郝晓东老师指出:人在顺境时,往往会忘记自我,犹如在昏睡中,而当遇挫折、身处困境或者转换环境时,人会猛然惊醒,最终独自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真面目,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存在主义哲学也往往强调人的真实状态就是对自己是谁的深度思考和追问。认识自己是一个简单而又艰难的工程,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
在遭遇和危机中抓住契机,才是重塑自我的关键。
遭遇和危机是唤醒自我、转变自我的契机,是开创新起点的机会,甚至可以说“向某个新的生命阶段的过度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得以实现。”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张泉灵之所以辞职创业,就是源于虚惊一场的“重病”。面对生死,人才是最清醒最有智慧的。
遭遇和危机所带来的认识自我和转化契机是重塑自我不可或缺的,所以,
我们才会常说苦难造就辉煌;所以,我们才会说多难兴邦;所以,我们才会感谢苦难。
2021年08月2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