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啃读《在遭遇和危机中重塑自我》有感

啃读《在遭遇和危机中重塑自我》有感

作者: 滕大卫 | 来源:发表于2021-08-22 00:15 被阅读0次
苦难会开花结果

继续啃读郝晓东老师《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对遭遇和危机有着独特的见解:遭遇和危机使人生和教育的连续性中断,给教育带来干扰和障碍,但如果应对得当,遭遇和危机也会转化为教育的契机,使人脱离“非本真”状态,找到自我,开启全新的生活。其实这也很容易理解,危机与机遇的辩证关系也可以从这段话中找到根源。

重塑自我的前提是找到自我。

但何为自我?

自我是一种明亮状态,即内心深处对自己的真实判断。人必须首先活着,才有可能拥有本质。但人并不是活着就必然拥有本质(一种明亮状态),人其实经常会处于非本质(遮蔽)状态。

而遭遇和危机就提供了认识自我的契机。正如郝晓东老师指出:人在顺境时,往往会忘记自我,犹如在昏睡中,而当遇挫折、身处困境或者转换环境时,人会猛然惊醒,最终独自面对自己,了解自己内心世界的真面目,才有可能决定自己真正要走的路,做真正的自己。

存在主义哲学也往往强调人的真实状态就是对自己是谁的深度思考和追问。认识自己是一个简单而又艰难的工程,也是一个人一生的事业。

在遭遇和危机中抓住契机,才是重塑自我的关键。

遭遇和危机是唤醒自我、转变自我的契机,是开创新起点的机会,甚至可以说“向某个新的生命阶段的过度只有通过危机才能得以实现。”中央电视台原主持人张泉灵之所以辞职创业,就是源于虚惊一场的“重病”。面对生死,人才是最清醒最有智慧的。

遭遇和危机所带来的认识自我和转化契机是重塑自我不可或缺的,所以,

我们才会常说苦难造就辉煌;所以,我们才会说多难兴邦;所以,我们才会感谢苦难。 

2021年08月22日

相关文章

  • 啃读《在遭遇和危机中重塑自我》有感

    继续啃读郝晓东老师《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受到存在主义哲学影响的博尔诺夫在《教育人类学》中对遭遇和危机有着独...

  • 在遭遇和危机中塑造自我

    大多数教育学派认为,教育是一种连续性的活动,儿童从幼儿园开始接受教育,一直经历小学、中学、大学,这是按孩子的教育成...

  • 第962季 242|在危机中育新机

    在危机中育新机 ——读博尔诺夫《人类教育学》有感 危机,对于很多人来说,给人们带来突如其来的遭遇,因此,人人常常想...

  • 在危机中重建信任,在遭遇中重塑新生

    在读博尔诺夫的《教育人类学》和郝晓东老师的《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之前,我对遭遇和危机这两个词语只是语文层面的理...

  • 2020-10-05在遭遇和危机中成长

    在遭遇和危机中成长 在以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对于“遭遇”和“危机”这两个词,没有特别的感觉,就像其他日常词汇,如苹果...

  • 我该怎样老去

    最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习是抵御年龄危机的唯一武器。这让正遭遇中年危机的我,深有感触。 想想自己,年轻时自我...

  • 在沟通中重塑自我

    自己扮演的“我”在各种交际场合笨拙地表演着。我们亲自为这个角色设置种种限制,看它在舞台上闹出的笑话,懊悔它错过的人...

  • 重塑自我,化解中年危机

    知乎上有一条备受热议的问题:孩子在儿童时期受的挫折越多,长大后的心理承受能力越弱,是不是这样? 在《可塑的我》一书...

  • 康老师读书|“遭遇”与“危机”对教育的启发

    康老师读书|“遭遇”与“危机”对教育的启发 二、遭遇和危机对教育的启发 (一)“遭遇”对教育的启发 “遭遇”给我们...

  • 读《生活中需要一点危机》有感

    读《生活中需要一点危机》有感 魏宇博 今天,我坐在院子里,认认真真地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啃读《在遭遇和危机中重塑自我》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fci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