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000多年前,我国的 黄河流域 洪水为患,尧命鲧负责治水工作。鲧采取“水来土挡”的方法来治水。但是鲧治水失败。后由其子禹治水。禹接受任务后,首先到全国的主要山脉、河流作了一番严密的考察。他发现有的地方过于狭窄,难以通过汛期洪水;有的地方河槽有淤积,流水不畅。于是他确立了一条与 他父亲的"堵"相反的方针,叫作“疏”,利用的原则是“治水须顺水性,水性就下,导之入海。高处就凿通,低处就疏导”的治水思想。禹成功治理了水患,造福了一方百姓,其实与家人相处亦可以采用此法。
在与家人相处,我们更容易想到什么说什么,很多时候口气也会变得很生硬,似乎对家人充满了愤怒。作为三个孩子的母亲,就经常犯这样的错误。上班回到家里,三个未上小学的调皮孩子,经常换来的是我嘶声竭力的喊声。
想一想都觉得累,但是我换了另外一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他们更愿意配合我了。由之前一味的“堵”到任其自然的“疏”,没想到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跟女儿的沟通,换一种孩子喜欢的方式。
每天早上给女儿梳头发是最费口舌的事情,在梳头发的过程中,女儿总是不配合,要不就是不愿意梳头,要不就是在梳头的过程中哭哭啼啼。后来让她自己先把头发梳一遍,然后我再给梳,这样就容易多了。女儿也很配合我梳头发了。这是时才发现与女儿最好的沟通方式,其实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与她沟通,会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沟通的目的不是一个人听从另一个人,而是用孩子喜欢的方式,让孩子配合你,愿意做某些事情。
与大孩子沟通用此方法会取得较好的效果。与更小的孩子沟通,则需直接用明确的指令的沟通。
两个双胞胎儿子之间难免发生争吵、打斗,他奶奶的做法就是用喊的方法,让孩子停止争吵,但是每每此时孩子们的打斗会更加激烈。
昨天晚上大儿子压到二儿子的身上,我告诉大儿子,“你把弟弟压住了,赶快下来吧。”大儿子听明白了我的意思,很快从弟弟身上爬了下来,而二儿子也没有哭。两个孩子又愉快的在一起玩耍。面对这样的事情,其实我们不必要惊慌,只要用孩子能听明白的话,跟孩子沟通,便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想与大人沟通则需要更为高级的方式,尽量少用命令的口吻,用无声的沟通。
老公是一个比较讲究的人,被子要叠的方方正正,而我自己却是一个马大哈,什么事情差不多就可以,所以我们之间经常发生争执。但是后来他不管也不做,而我却想让他帮忙干活。
今天早上两个孩子早早起床了,大儿子还在睡觉,老公不知道在干嘛,我没在意。一会儿小儿子跑过来,让我给他讲一个故事,讲完之后,自己去玩去了。大女儿让则自己先梳头发,梳完之后,让我给她梳好,我自己收拾自己。过一会儿,我回到卧室发现老公已经把被子都叠好放到柜子里。如果是以前我会吼他做这做那,自己生一肚子闲气不说,他啥活都不会帮你干。
与家人的沟通,更多的时候是需要换位思考,就会达到高效优质的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