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做过大型项目,只做过工作中项目乙方财务,对于当妈后,重心变成了生活中的“乙方”这点很认同。
很多电视剧里、短视频里都会呈现出以下场景:新手爸爸或新手妈妈面对需求不定时、随时可能崩溃的娃时,一脸疲惫一脸的灵魂拷问“你到底想干啥?啊!!”
孩子这时还不会像成人一样表达 ,只能用各种直观的情绪回应你。
少问客户(孩子)为什么?多问问自己能给客户解决什么问题!!
这个解释真是很精辟了,多锻炼下自己的观察能力,从“甲方”的无理取闹寻找到真实需求并及时解决,做为备孕妈妈,现在看到这样的良方,不由感叹:书中自有房金屋啊!
怎么样才能做高效妈妈?在每日的实战中总结孩子发出的讯息,接受每日可能会有各种突发事件的事实,心中备好对应的需求解决文案。比如团结家里各个成员,擅用各种适娃工具。这样才能在宝贵的24小时为打好“硬仗”做好铺垫。
每个人都是24小时,鸡汤说每人的24小时都是公平的,然后对于妈妈这个群体,时间越发的不公平。生孩子的第一年,能够顺利的“活”出来,都算是用尽全力。所以尽量不要被那些软文洗脑,那谁谁谁5点起床,产后1年拥有人鱼线,套路就是引导你变成消费客体,让你买下产品后,似乎就已经拥有了人鱼线,一转头,娃正哭得翻天覆地......
成功人士的24小时不可复制,他们买别人的时间为他服务,所以会在24小时当中有大把的可控时间用来专攻重要且紧急的事,产生更大的复利.而普通的我们,也许当下最大的愿望就是会把"每天多睡10分钟""这个周末想一个人呆着享受自由1小时" 这样的话写进效率手册里.
请记住一个重要法则:精力充沛的大块时间做重要的任务,零碎时间指处理日常任务,且巧用"并行"!
那些不重要的工作和家务,可以评估下能否买别人的时间,换取自己的宝贵时间和空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做为妈妈,最稀缺的当然莫过于时间,但如果我们什么都想抓,太贪心的话,也许会样样都没做好,打几天鸡血就焉掉了。给自己一些喘息和复盘的时间,嘿嘿,效率手册的复盘并影响第二日行动,显得很重要呢。
若你是生娃后就回归职场的妈妈,看看你是晨起型还是中午或晚上精力效率更佳,选择适合自己的时间段,专修身体,一开始不用太多,但要每日都行动,这样下去,才会产生健康且活动的身体基石给自己打基础。
前两日闺蜜来家做客,提到养育两娃的辛苦,困惑时间分配的难点,有些许叹气的沮丧,跑步机跑了几次就变成了晾衣杆、运动服买了几套还没有拆完。我想,没有实战养娃经验的我,现在拥有的是满腔的理论和教育实战的经验,所以我的时间管理再卓有成效,也不能让她信服。
但我坚信一点,成为高效妈妈的前奏,是我现在越来越掌握变好的个人时间管理术,不强求变完美,每日完成比完美重要,也需区分四项现,让重要不紧急的事每日必达,尽最大努力高效。那么真正实战时,它才不会演变成“重要而紧急”的事,沉稳的做成自己心中想要的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