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读书
“它们的意义,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丨赵波新书《云上》

“它们的意义,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丨赵波新书《云上》

作者: 谢丹儒 | 来源:发表于2021-06-01 18:44 被阅读0次

    很喜欢意大利小说家卡尔维诺作品《帕洛玛先生》中写到的一节:

    帕洛玛到墨西哥参观古迹遗址,由一位前哥伦比亚文化的专家为向导。这位专家负责解说神庙羽蛇的历史和象征。与此同时,一名教师刚好也带了学童前来上课,这名老师说的是:“它们的意义,我们其实并不知道。”

    这句话同样适于读书,以及任何艺术品,任何作品本身。

    作者丨谢丹儒

    来源丨最后一米阳光

    摄影丨赵波

    1.“孤独灵魂的疗愈。”

    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认识到那没什么意义。”

    偶然间,我读到这么一句话,用这句话来形容写作和阅读也是妥帖的。近些年来,关于阅读的“有无用”之争,关于写作的“作用”之争,前者是争论,是斗争,是争辩,后者则是从个体到现实,再由变现上升到人生的高度,甚至是思想的境界之争,最后的落点洒了一地。一地鸡毛。而我最大的收获,其实也谈不上收获——毕竟,这句话说了好像跟没说一样,一个想要,一个没什么意义,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好像还存在着某种因果联系,或隐含悖论的成分。但如果你真有真有过这种的体验的话,我想,你会明白我说的:

    想要的得到了,得到了而后认识了,认识了也就看清了,看清后它的意思也就没什么了。说到底,从始至终赋予它意义的前提是想要,是没有,是因缺有需。而得到了呢?得到自然就不用想,自然就有了,也自然就不缺了。这个时候你再去看它,它就没有了那些杂七杂八的了,这时你再说它有什么意义也就有点为了意义而说意义的成分了。本质是没什么意义了。

    所以,与其说这是我的一种收获,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贴切的形容,更多的就是我当下的一种感触。读赵波的作品的一种最为真切的感触。

    确实,赵波的作品不以故事和戏剧为突出,这对于乐衷于从小说中找寻“智慧”,从作品中感受激烈的、剧烈的、特别刺激性的,乃至于猎奇的读者而言,无疑是减分项。甚至,按照小说的“标准”来审视,它也不见得就完全是符合其结构的。但从审美而言,她的作品自成一体,以人物心理刻画为重心,以情绪发展作为作品线索的这样一种处理故事的技巧,以及读完之后的“余味”久久弥散开来,在心中荡漾开来,这种感触,是其他小说作品所不具备的。更令人感到可喜的是,她借“男女”的差异用以表达内心想法、情感、思想的巧妙安排,既贴近了小说中的“男女”,同时又更像是在对所有人进行一种漫不经心式、浪漫式、抒情式,以及若自言自语的呢喃式的表达,像极了诗,像极了演讲,又像是戏剧,更像是一首浅吟低唱的歌,旋律绮丽,跌宕舒缓。仿若安眠曲。

    是的,就是安眠曲。每次听,既亲切,舒服,而且不必担心突如其来的,莫名的,剧烈的震荡,它是洗涤,是安抚,是平和内心,让灵魂自然流动的轻盈和略带份量的拉扯,既让心飞扬,又不是无的放矢。这种感觉,一如从容,潜藏得更深,是真正走进心里的,是灵魂与灵魂的交谈和倾诉。而这些,对于一个孤独的人,或者说孤独的灵魂,无疑是疗愈的。

    2.“如果早点遇到赵波,我甘愿做个读者。”

    抛开故事的情节和戏剧的冲突,如果还想读点什么,我会选择赵波的作品来读。

    原本这样一句话就够了,如果我是个有份量的人的话,可惜我并非那么够份量。我只是一名读者,自己也写一些东西,写了好些年,然后,看过一大堆的杂书,仅此而已。所以,很有必要对自己的话做一些补充。

    当初,读完《影子情人》,第一时间,我的脑海里就冒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早点遇到赵波,我甘愿做个读者。”

    说到底,很多人之所以选择写作,不是浮名虚利。最起码,最开始不会是奔着这个念头去,否则也坚持不下来,更写不出什么好作品。说到底,还没有写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喜欢,又是否能被市场接受,更别提“名和利”。而绝大多数人之所以选择写作,更多的是憋不住了,是真的想说点什么,想对世界说点什么,或想对某人,对过去,对时代,也对自己,聊聊。如果这时,恰巧有幸看到这么一个人,她所说的正是心中所想、所念、所感,甚至自己没有说出口的,她也一并给说了,而且还说得这么好。我想,绝大多数人也就会和我一样,产生这样的一个念头:甘愿做一名读者。

    这是读者的荣幸,不是吗?

    试想,那么多的人想“我手写我心”,可是限于词汇量有限,迫于时间不足,才华、技巧、习惯、性格,以及考虑到诸多可能带来的影响,譬如私密性,又譬如可能伤害到身边的人,等等,他们不得不独自承受,憋着,闷着,忍受也承受,继而孤独的守望,期待有那么一个人出现……我能够有幸遇见她,遇见她的作品,无疑,我是幸运的。

    如今,她的书成为我的“枕边书”。那种有人可与语,有心事不必独自裹藏,即使再多的烦恼,也能够从一篇又一篇的小说中得以平和,释怀,这样的作品,这样的“枕边书”,无疑,我很幸福,也很庆幸,很满足。

    3.“读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王朔曾说:“我觉得赵波对我们的价值就是——今天存在过赵波这么一个人,她想过什么事,她经历过什么事,她有过什么感受,这个可能更重要。”

    这段话初读不觉有什么,静下心来细想却又耐人寻味。

    说到底,现在的人看书有太多难以满足、不属于小说的范畴的东西了,譬如价值,譬如有用,譬如收获,譬如带来提升、改变生活,等等。

    有时候,我就在想:真的存在这样的书吗?要不然,怎么那么多人执迷不悟呢?但是,很快我又打消了继续探索下去的欲望和冲动。

    说到底,如果真有那么一本书,那也未必就适合所有人,如果适合所有人,那这样的书无论读不读都一样,众人都可以做到的,又何须读书呢?毕竟,还有以言教、以身教,这些切切实实的“教育”难道不比文字更容易接受、更好体会、更加高效?

    在纵观我曾读过的那么多的书,什么虚构与非虚构,什么戏剧与冲突,什么刺激和激烈,以及那些动不动的“钩子”……它们太有技巧了,技巧到令你震惊、崇拜、叹为观止、目不暇接,当然还有各种宏大、悲壮、沉重或深刻,这种沉浸式的作品太多了不是吗?而且,趋之若鹜。可是,如果你问我,读完之后真的有收获什么吗?我可能会说,读的这个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要知道,生命本身就是一个过程,不是吗?既然如此,又谈何“有用”一说呢?

    何况,如果你真的读了很多书,我相信,你很轻易就能发现:这样的作品读多了也就渐渐容易产生某种“出离”,变得无关痛痒,觉得浮华如梦,又或沉痛异常,不可否认,这些作品都很好,都符合“高于生活”的要求,符合艺术的要求。然而,久看生厌,久读同样容易生腻。说到底,它们都太过于饱满,以至于饱满到完全覆盖个体的细微、微妙的感触,可这却也是个体最为真切和最为动容的存在啊!不可否认,和那些作品对比,赵波的作品它很小,甚至微不足道。但并非所有人都非得是大人物、英雄,绝大多数,更多的人他们只是普通人,既非边缘的,也非主流核心领袖,都只是普普通通的人而已。面对那些好的作品,他们倒是想靠它们近些,想知道得多些,但是你问他们都理解了吗?又看懂了多少?有什么感受……他们如何作答呢?难读、晦涩、高深、内涵、深刻……依据呢?如果你这么问,他们该是沉默还是微笑呢?

    所以,何不在选择阅读的时候,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选择喜爱的读物,去和灵魂交谈。

    4.名字只是一个代号。”

    赵波在《带伤的猫》一文中写道:“名字只是一个代号。什么名字也代替不了真正的我。”

    这一点我是认同的。事实上,很早以前我就曾探讨关于“人称视角”的问题。以往关于视角的“俗成”,虽说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然而作为读者可不见得谁都需要知道这个,也确实不必知道。作为读者,无论你笔下是“你,我,他,亦或具体的代称,名字”,甭管是什么,在读者眼中“他”始终是“他”不会是自己,更明白的是,甭管“他”是谁,甭管作者如何强调、定义,我们还是会不自觉地将小说中的“他”和作者联系起来,从中去寻找蛛丝马迹,寻找作者的痕迹,想象小说中作者的位置,她的样貌、神色、写作的样子、思考的样子、看见一个个生动的故事成为文字时作者是怎样的表情……人称是无效的。甚至,还有一种读者,无论作者是以什么人称,他最终都会代入作品里的人,想象自己就是他。

    所以,这也就映证了罗曼·罗兰所说的:“从来没有人读书,只有人在书中读自己,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

    那么作者呢?她在写下这些的文字的时候,她究竟是将自己放在哪里了呢?

    自1996年起,赵波陆续推出小说和随笔集《北京流水》、《飞到世界的另一边》、《像候鸟一样飞》、《双重生命》、《假发下的伤心人》、《风情伊人》、《影子情人》等二十余种。与此同时,她游历十几座城市,兜兜转转,上海、北京、南京、常州、杭州、厦门、成都、曼谷、清迈、新疆,诚如书名《像候鸟一样飞》。我很喜欢“候鸟”的比喻,那是一种不只限于候鸟本身,应该还包含想象力、情感、和情绪的飞驰,一如她在文字叙说的那些过往,飞过留痕。

    就像当初我说,我想写一篇关于《候鸟倦飞》的故事,是否正是预见了这一点,又或是在读《像候鸟一样飞》时,是它触动到了我,我不确定。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自由自在的飞翔,翱翔云端亦或停留在枝丫上,越过高山亦或掠过江海,飞不是目的。亦如倦飞,并非真正的厌倦,飞是鸟的谋生手段,是近乎本能的存在,而倦飞在这过程中亦是条件允许、生命本来流动的必需,倦飞是,飞也是。

    所以,当《云上》出来时,没有惊讶。一则“按图索骥”也能从中窥见一二。从《飞到世界的另一边》是方向的,内心的指引;《像候鸟一样飞》是自己的,认知的清醒;又或《影子情人》、《风情伊人》、《双重生命》,那都说明在内心里她还有一个正等待着被发现、被看见、被聆听的自己,真正的自己。二则,无论是候鸟,亦或女性,亦或人本身,它的习性摆在那儿,天性如此,本性如此,只是时间、地点、契机而已;所以,飞向哪儿呢?落在云上吧。现在,《云上》出现了,偶然的必然。

    导演王超评价:“赵波有意无意把自己活成了动荡而深刻的作品。”

    如果说她以往的作品都是在为迎接这部《云上》的到来,如果说她动荡而深刻的“飞”是为了保持“云上”的距离,以最得心应手地姿势,最终作出选择,选择“云上”,那么,一切就都说得通了。

    是啊,如果说世事如棋,不为错但有漏,不争个输赢,棋子的牺牲就容易没了意义,这太残酷;可若只争输赢,锱铢必较,那也容易顾此失彼,丢了大局。还是“云上”好,云上好!

    借用一首诗来说,那就是:

    亲近地面

    注定疏于飞行

    专心数蚂蚁

    就顾不上星星

    云上,与星辰作伴,这是找寻自己,认清自己,以及做自己的不孤寂;过往云烟,亦是一种,这是对过往的守望,以及和往事、回忆、过去的自己的距离;拨云见日,直上青云,将自己隐藏,却也透过这云,通过这文字,得以洞见她如云般动荡而深刻的心路,也是找寻自我的历程。

    人是很容易怀旧的物种,哪怕得到,哪怕原本赋予它的意义已经不复存在,然而因为记忆,因为体验,因为过往掺杂了太多个人的情感,以及为此付出过。那么,新的意义也就诞生了。

    不,也许不只是怀旧,它应该还有一种缅怀曾经的我的参与以及过往的自我的成分。我们所眷恋的所有分类和“支离”中应该有它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很幸运,我得以遇见赵波的作品。她的作品很好的填补了那个位置。至于以后,或许会有新的,需要更多的别的作品,也可能这就很满足了。

    如今,时隔数年,赵波携新作《云上》与大家会面,既是重逢亦是初见。都好。最美好的相遇是久别重逢属一种,人生若只如初见亦是一种。

    70后女作家赵波《云上》以个人成长经验直接书写,高度关注个体生命的内心世界,强力书写现代物质文明挤压之下所产生的种种孤独感与荒诞感。

    《云上》是一本散文式的小说,是作者赵波走到人生中途的回望和总结。赵波以成长为主题,深入当代都市生活的前沿,沉入各种现代生存的缝隙之中,以灵动、微妙、细腻而又丰富的个人化叙事方式,大胆袒露内心的隐秘,坦率而真诚地直剖内心。我们可以从其个人经历中感受到她的个人成长,她这种率真使得其作品在当下文学界中成为一股清流。

    赵波,女,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苏常州人。以其特有的个性和智识切入了当下生活,同样因为这种个性和智识,又使她超越了当下。她的文字中流淌的女性笔调,温馨、浪漫、颇具魅力。著有《北京流水》《飞到世界的另一边》《像候鸟一样飞》《双重生命》《假发下的伤心人》《风情伊人》《情色物语》《快乐无罪》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它们的意义,我们其实并不知道。”丨赵波新书《云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kgs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