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这个话题,许多作家都写过,甚至每个人都写过。在学生时代的各个阶段,老师们都会布置一篇作文要我们写下自己的梦想。
其实,我觉得小时候的梦想最纯真最贴近我们真实的渴望。
印象最深的是石康在《晃晃悠悠》里谈起他和朋友们的理想,那么生动,那么有趣。结果所有这些理想在1995年全变成了想当大款。
我也问过我的朋友们,他们的梦想分别是什么。
红红小时候的梦想是,长大后要拯救世界,还要当漂亮妈妈。
大白小时候的梦想是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穿戴整齐去上班。大学时的理想是进某4A级广告公司做广告策划。
同事L小时候的梦想是长大后当村长。
艳艳的梦想是当医生或时装设计师,她的宝贝一个想当央视主持人,另一个想当发明家。
我家的男同学说他小时候没有梦想,可是我知道,他想学好生物化学,在人类的基因领域探索并做出贡献。我们被彼此的梦想打动,结为了夫妻。
我上小学时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诗人,再大一点儿又想写小说。后来想想也可以当律师吧!高中时希望大学能学广告学专业。大学时如愿以偿的学习了广告学,可是又自学起了汉语言文学课程,并且想当自由撰稿人。毕业后尝试了各种工作终于稳定了下来,可是已经和梦想失去关联。二十几岁的时候,很有兴趣断断续续的写点儿什么,可是后来被心中的喧嚣与浮华打断了。
所有的梦想,在二十五岁以后都变成了寻觅一个好男人。那时我已经忘了“我是谁”,忘记了自己的力量,把我的梦想和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以为找到那个理想中的人,他就能让我一直幸福下去。
直到二十九岁的失恋,像是当头一棒,把我打醒。现在真感谢这一棒,真心的!
从这时起,我明白了爱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当然工作也不是。人生是立体的,而不是某一个平面。想要幸福,就自己去创造,我才是自己的主人。我不再怕别人笑我大龄单身,因为我已经有了逆流而上的勇气!
人有时真的可以一夜长大,就像一定会绽放的花。即使无人观赏也是美的。
也是那时候,我开始沉淀下来,开始自我反思,开始观察生活。我越来越清楚,我真正想要的,也就越来越干脆的拒绝我不想要的。那时我还没有意识到,在独立成长的过程中,我已经有了自己的故事。
当我渐渐摆脱了对他人、对外在事物的依赖,我由衷地觉得人生真美好。我也真正地享受着单身生活。好感谢这段时光,感谢帮助我做回自己的灵性道路,此时我的梦想是一生都通过灵性学习来成长。
三年后,我遇见了我的理想伴侣,与他携手走进婚姻。
婚后生活实在是无忧无虑,我们居然一头陷入了安逸的漩涡,拔不出来。虽然幸福,总觉得缺了些什么,心里还是有种说不出的不满足。尽管我们都致力于做个好伴侣,但我又不甘心只做个好妻子。我希望作为独立的个体,能发挥自己的个人价值。
我下定决心,非改变不可了。从运动开始,每天清晨起床练瑜伽。运动使人焕发生命的活力。渐渐的,我感到自己越来越快乐,越来越有精力,也越来越爱自己。
在我做家务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头脑在自动编织一些语言,而内容都来自我自己的真实经历。这样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意识到,把我的经历串联起来,不是可以写成一个成长故事,分享给大家吗?于是我申请了公众号,准备开始写下我的故事。开始我只是想分几次写成连载,动笔后又想写个长篇,越规划越复杂,写了几章之后,渐渐写不下去了。原因就是我太强迫,没完没了的修改让心里有了障碍。比如我接下来要写的这一章,是想写一本书对我的影响。可是拿起这本书反复读了两遍,告诉自己要做足功课。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也是这个障碍,让我看到了我与自己的关系还需要疗愈,也看到了过往的一些经历对我的影响。那些成长中的隐痛逐渐浮上水面。
我想写下自己的作品,可是在写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我对自己的过分苛刻、完美主义强迫症,以及深深的自卑。说真的,我非常不喜欢“自卑”这个词,更不想把它用在我身上。然而想要疗愈就必须直面心中的痛苦。
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自卑的,要从青春期说起。
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个所谓的好学生,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那种乖乖女,也是我爸妈唯一的心肝宝贝。直到初中的时候,我开始收到情书,被表白,出于好奇而谈起了恋爱。也是这时候,我成了个别女生眼中的“敌人”,被打小报告,恋情暴露,老师开始请家长。回到家中自然被父母严厉地修理,要我写检查、写保证书,并且严格控制我的行踪,禁止我读任何课外书。也因为被老师点名批评,频繁“约谈”,而被一些同学疏远。
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都是我的主要人际关系,然而被边缘化让我感到特别伤自尊。我一向骄傲惯了,自信惯了,突然的打击让我一时难以承受。我更加觉得我的初恋男友是可以信赖的人,更加想和他捆绑在一起。后来我和他一直谈恋爱,而忽略了学习。那时我不再想当一名好学生,我不认为成绩好就等于人品好,看看那些打小报告的女同学就明白了。我也不想再引人注目,我觉得成绩普通是安全的,不会再被人嫉妒。
就这样度过了我的初中和高中,但我知道我没有努力过,在精力最充沛的年纪,我没有真正做我想做的事。除了逃避的去谈恋爱,就是无声地与老师、家长对抗。只有最关心我的初中语文老师对我态度不变,她找我谈话,告诉我,我是她最喜欢的学生。悄悄把班里唯一的作文比赛名额留给我。这么多年,一直特别感激她。
当我再长大一些,也比以前更懂事一些,我开始意识到老师和家长对我的期望。然而我心里也有委屈,我没有权利在青春期谈一场单纯的恋爱吗?感情没有闸门,是不能关掉的,我不后悔在青春期经历了这场难忘的恋爱。
青春期的经历,是我成年后与父母之间避而不谈的话题。直到结婚以后,回家时陪他们一起看《非诚勿扰》,我发现他们变得比以前开放了,对于年轻人的恋爱观、婚姻观,接纳力变强了。我觉得他们也意识到了自己当年的保守与偏激,对我太过严厉。我现在已经可以理解他们,在那个全社会都对“早恋”万分警惕的年代,他们也没有教育经验,也不知该怎样面对一个突然“早恋”的孩子。
只是这些青春期的隐痛,在那个骄傲又脆弱的年纪,已经让我把自卑深深种在心底。渴望获得老师、家长的认可,渴望被同学接纳,渴望活成我想要的样子,这些都没能实现。我就带着这样的遗憾成年了,真是青春有悔!
这份自卑、对自己的不接纳,成了历史遗留问题,一直到今天还困扰着我。投射在写作上,就变成了对写作的不自信,导致我一改再改。之所以没完没了的改,是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我是多么渴望别人来肯定我存在的价值。
可是我现在愿意把这份“看见”当作疗愈的契机。我想真实地表达我自己。那些许多年不曾提起的梦想,那些灰色的青春记忆,用我的笔释放在纸上,提醒我去完成自己心底的渴望,我还有力量!我愿意看到我的价值,就是真诚地表达自己,也唤醒别人勇敢地去表达。听从内心的召唤,活出来,为时不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