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为什么要以法家治国

秦为什么要以法家治国

作者: 一世情灬不弃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12:20 被阅读0次

众所周知,秦朝选择了法家来治理国家,我们也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秦朝要在一个百家争鸣的思想繁华时代,从那么多选项里看中了法家呢,我认为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

1.历史原因,秦国在春秋时期只是一个西方不起眼的弱小国家,但是到了秦孝公时期,秦孝公发布了一条《求贤令》:“宾客群臣又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士。”一个卫国人便跑来帮助秦孝公,大家且猜这个人是谁?这个人便是商鞅,商鞅是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所以他献上的便是循名责实,信赏必罚的计划,其主要思想为:重刑,弱民,抑商和禁旅。这前三个分别是从法律,管理,农业来强化秦国,而禁旅简单来说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不让自己国的人才流入其他国家去,这些无疑从各方面强大了自己的国家变法之后,秦国一下子成为了一个大国,有了和其他诸侯国叫板的机会。所以说,秦国的强大从根本上是因为法家的思想,那么换句话说,法家的思想已经深深的扎根在秦国的思想观念里。

2,秦朝当时的情况所致秦朝,乃是春秋战国百年大乱世之后的王朝,而在这百年里面,百姓在不同的诸侯国里接受者不同的教育,所就接受到的思想观念也各有差异,而如今秦朝将其一同,大家同样生活在一个皇帝的治理下,如果大家的思想观念各不相同,那么你认为这个对,另一个人却认为这个不对,一段时间或许不会出什么大的问题,可如果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大麻烦,像区域斗争的问题,所以说秦始皇要将大家的思想统一,这样有助于他的管理,于是他就统一思想、货币、文化等,这都与法家的思想对应。

3. 当时社会的抉择,秦朝存在于周朝之后,周朝乃是贵族体系社会,而秦朝的前身秦国也是这样的体系,所以这就导致秦朝的许多大臣心中还有贵族思想,秦始皇当时下问群臣,群臣都谏言说继续采用周朝的分封制,唯独李斯一人,与之相反。群臣的谏言,他们只是用周朝前期的繁华,以及一些“事不师古而能成者未闻也”的思想,做一个掩护,来达到其延续贵族社会的目的。群臣中有大部分都是贵族,而是否沿用分封制就直接决定了其家族的下场,但是他们只想到了自己的家族,并没有想到分封制在王室衰落后将会发生的事情。而李斯不一样,他并不是一个贵族,其没有贵族的思想,所以他可以想到如果秦朝继续应用分封制,下场也会和周朝一样。这下场是什么呢?周朝分封制是靠血缘纽带维持的,随着时间推移,血缘关系逐渐淡薄;分封制下诸侯国有较大自主权,为分裂割据埋下隐患;经济领域发生变动,各国力图富强,促进了新的阶层崛起,导致礼制开始瓦解。也就是出现所谓的周文疲弊。其实是诸子百家都是为了解决周文疲弊这一问题。而其中较为有名的便是儒家和法家了,但是儒家主张恢复周礼,维护天子的权利,他们要求天子以德治治国。儒家是要从民心上解决这一问题,可是面对当时的大乱世,所有人都为着土地而斗争时,这就显得有些软弱无力了。而法家承认当前的制度,维护君王的权威,并推向一系列的制度,像商鞅变法,他们从实质上强化了一个国家的实力。而而并非儒家一样“空谈”。所以说只有法家才能根本解决周文疲弊,而法家的政治思想,不仅可以解决周文疲弊,而且他们的专制思想也正合皇帝的心意,这也也就促成了秦始皇的选择。

所以不论从哪个方面,法家都是最适合秦朝的,换句话说,秦朝只能选择法家,但这不仅仅是秦朝,秦始皇的选择,更是社会的选择。

相关文章

  • 秦为什么要以法家治国

    众所周知,秦朝选择了法家来治理国家,我们也知道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纷纷登上历史的舞台,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

  • 不论史实,只谈故事---读《大秦帝国之黑色裂变》有感

    本书以商鞅的活动为主线,以其治国思想为灵魂,生动描述了商鞅的唯公无私、秦孝公的用人不疑、法家治国的不偏不倚.......

  • 第十讲 韩非子与法家

    法家的特点 法家包含的内容远远大于法律 中国的法制传统非常久远 法家的特点 强调以法治国但是不是所有强调以法治国的...

  • 千古丞相李斯为何斗不过一个小小的赵高呢?

    李斯斗不过,归纳起来有三个原因:、 出身:法家和宗族内宦官。 李斯出身法家,法家的追求是以法治国,法家人的特点严法...

  • 秦汉分界线

    秦帝国及秦之前,有法家、名家、墨家等,没有独尊儒术,思想百花争鸣。 汉帝国及汉之后,独尊儒术,思想孤芳自赏。 法家...

  • 著名书法家秦春雨

    著名书法家秦春雨 诸书皆成,是所有书法家都在追达的境界,当代著名书法家秦春雨先生,也不例外!他的书法向前探源秦篆汉...

  • 法家思想在秦朝法制中的体现

    首先法家主张“治国之道为法”,秦朝则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国策,用法律来管理国家与社会。譬如,在管理国家事物方面...

  • 韩非子 儒家墨家都是糊涂蛋

    中国传统的治国理念,主要是儒家和法家。儒家的理念是以德治国,孔子曾经曰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我的文章被网络转载我又高兴又困惑

    张爱林 中国自古就是个崇尚文明,倡导法制的国家,更有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流派,力推以法治国的法家思想,于是国...

  • 法家是儒家后学

    说到法家,大家要注意,我们过去很容易产生一个误解,以为由于儒家主张礼制,孔子反对以法治国,就会认为中国的法家跟儒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为什么要以法家治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oq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