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和孩子说话》总共87页,采取的是一问一答的形式。
其中“言语的力量”总共有15个问答:
第1个问答是关于:人是交际动物,是语言的人。
多尔多谈到:语言是超越人生经验的一种方式,可以超越痛苦,超越身体的破碎。与人交流可以使受痛苦煎熬的人内心重新得到统一,心态恢复平衡,重新找回在痛苦中消解的尊严和荣誉感。交流极为重要。我们存在,是因为我们与其他人有着语言联系。
——这段问答让我想起相互倾听的练习,在那次的体验中,我能在交流中感受到情绪的释放,能量的回归。而在咨询中最重要的也是倾听来访者内在的痛苦的声音,我们的抑郁或焦虑来自于那无法言说,又无法被人理解的“痛苦”,当有一个人愿意全然临在的倾听,同时在必要的时候如实地照见,足可以让一个人重新回到理性,重新回到平安的状态中。
第2个问答是关于:人的第一种语言是身体语言。
多尔多谈到:语言是生与死两种相互依存形式之间的一种未说的话语,正是这种未说的话语形成了人。说到底,我们是一种浓缩的言语,一种缺失的言语,一种超越生死感情的言语。人是一种语言的存在。胎儿能听到人声。早产的婴儿更需要语言,需要有人向他解释你出来得太早,需要特别护理,一时还不能与父母待在一起。
——这段问答让我们再一步确认言语的重要性。当我们不能和孩子好好说话时,孩子会因为我们的言语受到影响。孩子是否被欢迎来到这个世界,孩子出生时,周围人的应对方式,都会让这个孩子对这个世界产生一份友好或讨厌的情绪。如果产后母亲的情绪抑郁,孩子会容易多动,通过身体的语言来表达不安,表达他所感受到的母亲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第3个问答是疑问,初生的婴儿听得懂词语吗?
多尔多谈到:婴儿靠词意生存,靠与之相随的语调语气生存。回忆孩子出生时大人说了什么话,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话语会进入婴儿一日日形成、生长的身体组织,有如纬纱和链条,话语是一种生物活力,话语交流使心理活力和有机活力交织在一起。
有责任心的大人对待孩子要真实,对孩子说话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孩子是另一个人,有自己的命运,他不属于我们。
——这段问答清晰的表达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得到尊重,而在他出生的那一刻,周围的人对他的话语甚至将进入他的身体。这让我更深的理解了一个人的身体的柔软程度恰是他是否被父母温柔以待,身体的僵硬是一种表达,身体的疾病是一种表达。我们读懂身体的语言,可以让我们更懂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