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翻书2405:《侯大利刑侦笔记》
小桥老树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
读这本书,最符合“乱翻书”三个字的气质。孔子说“四十不惑”,四十岁之前乱翻书,那叫博学上进;四十岁之后乱翻书,那叫杂芜颓废。即便如此,乱翻书带给人的充实感仍然让人欲罢不能。
这本书号称是一部集侦查学、痕迹学、社会学、尸体解剖学、犯罪心理学之大成的教科书式破案小说。作者小桥老树原名张兵,是畅销书作家,重庆市作协副主席。警察世家出身,曾在政法系统工作近十年。算是一个将“讲故事”当人生兴趣的写作快手,有不少的系列作品。这样的人,像饕餮一般,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他将所有与自己有关的东西,都化成卖钱的文字,变成小说呈现给读者。读这种作家的书,其实就和通过短视频围观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差不多。
一句话,“好奇害死猫”让这样的书泛滥横行。
一、读书摘记:
1、实习警察也是警察,做事必须以法律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如果做不到将公和私分开,最好不要穿这身警服。
2、“两降一升”目标:“命案发案数下降、命案逃犯数下降、命案破案率上升”
3、茄子开黄花——变了种,涨工资——空调;又传涨工资——美的空调;涨工资越涨越低——变频(贫)空调
4、早栽秧早打谷,早生孩子早享福。
5、保险丝经验:所有案子都必须有保险丝,这跟保险丝起作用的关键点是手下犯案时必须咬牙认罪,让案件中断于此。
6、如果不能找到凶手,侯大利的灵魂将无处安放。
(一个人,只有到了这种程度,才能真正成就事。不是要彻底放下将迎意必,而是将它们安放在最有意义和价值的所在。)
7、案发后四十八小时时破案的关键期,若是在四十八小时内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破案难度将呈几何倍数增加。(这是一种紧迫感共识,这样做有助于事情的突破)
8、第一,勘查要取得授权;第二,勘查时,除了两名侦查员外,还要有与年间无关的两名见证人;第三,多次勘验检查的,要在首次笔录的基础上,制作补充勘验、检查笔录;第四,查看到关键证物,比如电脑,要及时扣押。
9、侦防体系转变:从“小数据+大排查+大行动”到“大数据+大研判+小行动”
10、“行为轨迹、社会关系”时侯大利的电脑屏保
11、系列杀手选择被害人一般基于被害人的可获得性、易受攻击性和合意性。
若是给刑事现场的犯罪心理画像,也有三个重要因素,一是惯技,二是标记,三是伪饰
二、感想
这本书从一个焦点话题——美女之死入手,讲了一连串的故事,临了唯独没有展开关于美女之死的详情,索性引出了下一本。
这样的作者,是典型的“任我行”,虽然不精致,却杀伤力惊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