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向来安静的毛不易被问到:内向性格,是需要改变的吗?
毛不易回答道:我一直觉得内向不是性格缺陷,它就是性格的一种,其实没有必要硬要去强迫自己。
01 内向,似乎是一根刺
内向,似乎是一根刺,扎别人,更扎自己。
从出生以来,我们就被这样的观念所充斥:我们要活泼开朗、要融入集体、要讨得别人的欢心。喜欢待在家里、不出去找同学玩就被认为是不正常,就会收到来自父母的“担忧”。
正是因为这种观念,内向的人大部分不能被友好相待,因为现在的大环境都是更支持外向的人生存的。在学校里,外向的人会更受老师和同学欢迎;在职场上,外向的人会更受到领导的青睐。
在参加集体活动时,也是经常会被别人问到,你怎么这么含蓄啊、你太拘束了、你好安静呀!作为一个时不时需要自己空间的人,我就经常听到这样的声音。刚开始,我还会为自己解释一下,后来也懒得说了。想说话的时候就说话,不想说的时候就不说。
02 每一个内向的人,内心都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电影《零零后》中的柔柔,就是一个有自己世界的女孩,她喜欢唱歌、画画,沉浸在一个人美好的世界里。也因为她不愿顺从其他孩子的游戏,就被排除在群体之外。所幸的是,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老师,她让柔柔做了自己的助手,这才让其他小伙伴对柔柔态度好起来。
里面有个镜头是,柔柔站在山丘上,迎着风,向远处喊着:我要呼吸一下新的风景。这下还有新风景,风景风景,新的风景。拍这部纪录片的导演张同道说,徐志摩也没有这么好的诗,这是多么好的一个状态,这是一颗多么柔软的心。
在TED《内向性格的力量》中,SUSANCAIN提到,宾大沃顿商学院的亚当·格兰特教授做了项有趣的研究,发现内向领导者相对于外向领导者总是会产生更大的效益,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让有主见的雇员去自由发挥。反之,外向领导者容易变得激动,更倾向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且历史上一些有改革能力的领袖都是内向的人。
所以从来不要觉得内向的自己有多么不好,我们拥有别人无法拥有的最细腻的感觉,我们的沟通和思考更加深刻,我们有着更强的创造力。
我向来觉得,内向者比外向者的一个好处是,内向者可以体会两种生活,他们既可以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可以偶尔体味在群体中的欢愉。
03 性格本无好坏之分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
就像毛不易所说,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没有人能被全部看见。
所谓的内向和外向,大抵是世人给予自己的分类。
性格本无所谓好坏,也没有绝对的内向与外向,作为相对来说喜欢安静的人,我们依然可以享受和亲密的朋友共同玩耍的乐趣。世人划分的性格本是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类、理解自己,却反而给自己增添了束缚,这不免有点本末导倒置了。
所以,内向是一个太笼统的概念,我们不应该轻易地给一个人贴上内向或外向的标签,包括自己,每个人都是多面的,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04 不论性格,只论自己和成长
对于生活中“内向”面更多的我们,该如何生存呢?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自己的内向是真还是假,“真内向”就是我们自打出生就是这样,我们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研究各种东西,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所谓的社交不感兴趣,也不会有太大期待。就如周星驰一般,对各种宣传会、发布会不感兴趣,只沉迷于对电影的设计和处理上。
还有一种是“假内向”,即我们经历了生活中的一些关键事件后,内心受到了伤害,变得敏感、不自信,但骨子里还是渴望与别人交流。却担心再次受到伤害所以切断了与别人的链接。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就无需改变,因为我们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可以毫无顾忌地冲着自己的目标前进而不受别人的干扰。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就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勇敢地去突破自己,打破内心的樊篱。虽然这个过程很痛苦,但几经磨砺下来,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可以对这个世界慢慢敞开心扉了。
我自己也是这样过来的,但我知道,我的突破还尚未停止,我依旧需要不断地提升自己。
周国平在书里面说到,要做自己性格的主人,不要做自己性格的奴隶。
愿你很好地接纳自己,爱自己。
不管内向和外向,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活出自己,不违背自己的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