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有许多的公知大V甚至圈中老友都说起,家是不是讲理的地方,不约而同的得出结论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为什么会有这种结论呢,或者说大家都不喜欢在家里讲道理吗?
新婚主持人激情昂扬的演讲,将一对新人及双方父母捧的是眉开眼笑,其乐融融。可背后的故事又有几人知道?或许?男孩的故事,恋爱了多少个女朋友,把自己那份早已碎了一地的爱送了又送;女孩的故事,在那懵懂的年纪,初恋的滋味让青春成熟了起来,羞涩慢慢的变成了自然而然,对于自己的一些貌似不合理的事情理所当然;男孩的父母,亦或为高昂的彩礼耗空了积蓄,可儿子的大喜依旧要强颜欢笑,也许有个好的亲家通情达理彩礼少,儿子儿媳妇事业顺利,孝敬懂事;女孩的父母呢,亲手养大的女儿,转眼成了别人家的儿媳妇,虽然换了个地方还是自己的女儿,还是能相见,可那份独有的甚至霸道的疼爱是不是怅然若失呢?女儿会不会常回家看看? 女婿是不是会待之一如既往呢?
结婚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可当事的双方是否为了爱情奋不顾身海枯石烂?是否存在为了娶媳妇,砸锅卖铁;是否存在为了嫁女儿,天价彩礼;吃瓜群众权当这些都是合理,毕竟双方互相接受了,成了亲家,当然说好了。毕竟只顾吃瓜,不知道事实。
生活的琐碎,婚前的种因,个人的性格,甚至一时情绪的好坏,都可能引起家庭之间的矛盾或者为日后更大的矛盾当了导火索。没有人在意一时的吵闹,也觉得家就是应该吵吵闹闹。没有人认为吵闹一次,就会天崩地裂,离婚分居。
总有人觉得两个人在一起互相理解,互相体谅,那么矛盾就会越来越少,相敬如宾,两个大家庭会和和美美处着。多好,这样的日子多么和谐?
但某在此问一句,凭什么?凭什么去相互理解,去相互体谅,仅仅是因为当初的结婚誓言还是有了孩子后的模糊感受?或者觉得双方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凑合凑合和为贵?
人是会思想的独立个体,有不同的感觉触觉嗅觉,这是本能。时间长了,凭什么,会变成为什么凭什么,会变成我你为什么凭什么要怎么怎么样?那么迁就,一直迁就,或许慢慢的麻木了,一辈子也下来了,说不出好说不出坏,看着对方满头白发只说一句,这辈子辛苦你了。对于当初的海誓山盟,这句话是不是有点淡了,反而有种辜负但松了一口气的感觉?如果不是迁就,引发摩擦呢?没有理去讲,那么就任性的闹一通。那一场云淡风轻,那一场天崩地裂。因为没有了互相的理解迁就,没理可讲那就只能吵闹发泄,气消了,或许麻烦结束了?
社会是有一个一个家拼接而成,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本性,也就是大家要在社会里抬头不见低头见,和谐的前提就是讲理。那么为了素不相识的某个人或某些人去讲理,把自己包装的文质彬彬还彬彬有礼,美其曰为了事业甚至面子,毕竟没有谁会喜欢和不讲理的人打交道。既然对待所谓外人都要照顾对方感受印象,都要讲理。那为什么在家里就不能讲理了,就见外了?或者说到家里精神放松了?可有没有想过,在家里不讲理,次数少了能理解体谅,次数多了呢,养成这个习惯了呢?都要互相体谅互相理解吗?这样是不是谁不讲理谁会得到更多的照顾关注让步?谁越会体谅别人自己受伤却越深呢?反正这个喜欢体谅家人的人性格逆来顺受呢?问题是有没有逆来顺受,或者说世界上真的存在逆来顺受吗?还是一种自悲的心理安慰?迁就吗?
在一个普通的祖孙三代家里。大家都不用讲理,因为是一家人嘛!爷爷奶奶仗着辈分大,无论对错家里人都得听着顺着。爸爸妈妈是家庭支柱,砥柱中流,有什么得去解决办到,办不到也得努力办到。孩子在家里是小皇帝小公主,要什么必须有,没有就哭闹。那么问题就来了,爷爷奶奶退休在家,和社会脱节是必然的,某些决定是不是错误的还得必须顺着执行呢?爸爸妈妈辛勤上班赚钱,如果遇到收入波折,是不是压力很大,工作的原因会不会让脾气变大,会不会花钱做事没以前痛快随意了呢?小皇帝小公主因为没有得到喜欢的事物会大吵大闹呢?家不是讲理的地方,那么请问,上面这些问题又怎么去解决呢?隐瞒哄骗迁就吗?
试想想,人一辈子不到百年,为什么不梳理一下改变一些常态认识呢?小时候不懂事,长大了说性格不好,老了说让着点他一辈子就那样?期间稍有不顺心吵不过便找朋友诉说,朋友讲点道理居然听进去了,心平了气消了,可回到家里气又上来了?如此往复,家庭能和睦吗?这就是典型的家庭不讲理的后果。
为什么外人对自己好讲理,听完觉的在理。那是因为外人给你讲理的时候,你的心里是讲理的,毕竟是和外人打交道。那么听完外人讲的道理,就会觉得家里闹了那点矛盾其实没那么大,就是气头子上。更有意思的是从外人看来,那点矛盾根本就不值得吵闹,也能合理的去帮别人调解,毕竟事不关己嘛。个人认为或许这正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出处,是因为家丑都是家里一些不讲理胡搅蛮缠的恶劣结果,外人眼里纯属茶余饭后的笑料。
既然说得这么明白,家不讲理是不行的,可为什么还是有人说家不是个讲理的地方,那是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就没有好好和家里沟通讲过理。或者是讲理的方法不对没达成结果,或者是讲理有失偏颇等。那么就会自欺欺人说道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说完可能他自己都感觉心累,老深的感触。
既然需要讲理,要让家人平心接受。那么讲理的方法就变成了生活的艺术,把握了天时地利人和去讲,当初的爱或许真正的体现是在于此时的公平公正的讲理。这或许就是古代推崇的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宾是外人,自然都是互相讲道理的。
当然,提倡讲理,并不是没有人情味的干道理,或者不合时宜的去讲道理,而是占据前面说到的天时地利人和后,带有弱化矛盾言语的去讲,比如喊声亲爱的,宝贝什么的,总归让对方觉的心里还有着他而不是干讲道理。至于如何去化解矛盾探讨道理,那就成了一个家庭的必须修养了。
在此也是感慨,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只是一个目的,就是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在过了你侬我侬的蜜月期,走向日常生活的阶段时,多讲讲道理,少一些摩擦,日子过得真正和谐美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