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南沙百万葵园里面有一个小型的恐龙公园,一块绿地上站立着十几只形态各异的仿真恐龙,这些恐龙不仅嘴里能发出吼叫声,还能摇头甩尾,活灵活现。
每只恐龙前面都有一个标识牌,上面写着恐龙的种类和简介。游客可以上前细看,也可以上旁边的观景天桥俯瞰。
这只双冠龙位于公园入口处,藏在草丛中,没注意看的游客可能会被它出其不意的叫声吓一跳。
身上带有红色斑纹,背上长有长棘的是阿玛加龙,这是一种奇特的食草恐龙,不看头的话会让人误以为是一只食肉恐龙,也许这就是阿玛加龙自我保护的方式吧。
一只伶盗龙和异特龙在互相对峙。据考证,伶盗龙身材矮小,只有一两米长,身上长满羽毛,不过它的大脑相当发达,是一种非常聪明的恐龙,而且异常凶猛,可以猎杀比自身体型大得多的恐龙,是恐龙里面的明星。
异特龙是一种非常凶猛且聪明的食肉恐龙,身长8~9米,会群体出动围攻大型恐龙。异特龙比伶盗龙大好几倍,两者对峙的话,伶盗龙恐怕凶多吉少。
鸭嘴龙长着一张鸭嘴,头跟鸭嘴兽很像,看起来萌萌的,是一种大型食草恐龙。这种人畜无害、长相又憨厚的的恐龙还是很受欢迎的。
这种恐龙名叫副栉龙,头上长着一条天线一样的冠,科学家认为是一种发声器,主要是用来报警和求救的。副栉龙也属于鸭嘴龙科,所以嘴巴也很像禽鸟类。
副栉龙头上的冠会因为年龄、性别的不同而不同,比如这只比较年长的副栉龙,相比前一只,它的冠是向后生长的。
鹦鹉嘴龙是一种小型鸟脚类恐龙,体长仅1~2米,头部有角质喙,造型像鹦鹉一样,因此得名。别看鹦鹉嘴龙体型小巧,它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
霸王龙仅听名字就让人不寒而栗了,它天生一副战斗者的姿态,身体构造非常结实,头部咬合力相当强悍,通常被认为是肉食恐龙中的王者。
霸王龙的属名在古希腊文中意为“残暴的蜥蜴王”,种名在拉丁文中意为“国王”,足可见科学家对霸王龙战斗力的认可。
这边有两只恐龙摆好了干架的姿势。一只是牛龙,头上长着一对牛角一样的东西,身上满是刺;另一只是巨兽龙,长着和霸王龙一样的大头。
牛龙被称为白垩纪的猎豹,是一种擅长奔跑的高速掠食者,速度可达每小时60公里,是已知的奔跑速度最快的大型食肉恐龙。巨兽龙身长十几米,但按身长和腿长比例来算,可以说是最矮的食肉恐龙之一。
巨兽龙硕大的嘴巴中长满了匕首般锋利的牙齿,但比较单薄,很像鲨齿龙,不知道能不能打赢牛龙。
棘背龙身长达11~15米,是身体最长的肉食性恐龙,它背上像帆一样的长棘,是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的。目前还不知道这种帆状物起什么作用,但棘背龙喜欢在滨水地区生活吗,以捕鱼为生,也算和环境比较搭。
腕龙是地球上出现过的最大和最重的恐龙之一,脖子像长颈鹿,但比长颈鹿长得多,也会像长颈鹿一样用脖子打架或调情。
与腕龙庞大的身躯不相称的是它的脑袋,腕龙的脑袋很小,大脑自然也不灵光,只能靠它笨重的身躯扫除食肉恐龙的威胁。当腕龙群体奔跑的时候,再凶猛的食肉恐龙也会被踩成肉泥。不过这一招并不总是有用,科学家曾发现一块腕龙的化石中有一颗霸王龙的牙齿。
上文提到鹦鹉嘴龙可能是大部分角龙类恐龙的祖先,原角龙和三角龙就属于角龙类恐龙。其中原角龙是一种小型食草恐龙,它嘴巴前端有鸟嘴一样的角质喙,牙齿长于嘴巴两侧。最突出的特色是头部后方有大型头盾,看起来很威猛。
三角龙和原角龙很像,都有一个很大的头盾。关于头盾的作用,此前大部分的说法是作为抵抗掠食者的武器,但近期有些研究表明,它的头盾可能是用来求偶,以展示支配地位。类似于驯鹿、山羊等动物的角状物。三角龙体长7~9米,比原角龙大很多,是一种中型恐龙。
这里有一个恐龙蛋,一只小恐龙嚎叫着破壳而出,可爱极了。这么大一个恐龙蛋,足够两个人吃一个月了吧,用什么锅才煮得了呢?
再从不同的角度扫几张恐龙公园的局部,周围的树枝营造出一种窥视的感觉。
恐龙公园虽然很小,但作为百万葵园中的一个项目,还是值得看一看,来百万葵园游玩的时候,不妨来这里走走坐坐,拍拍照也蛮好玩的。
摄影/文案:牧千城
场景推介:广州百万葵园
(嗨!我是热爱旅行的摄影师牧千城,致力于传承东方美学,用影像讲述中国故事。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欢迎关注支持我,顺手点个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