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个人伦理学人生格局的修炼
认知格局的十五个层次:(四)世俗级

认知格局的十五个层次:(四)世俗级

作者: 傅正山 | 来源:发表于2018-11-08 11:10 被阅读0次

    第三级别  世俗级

    不仅认同自我,而且认同他人,能与他人正常沟通合作,但认同他人的标准不是以人品、才能、兴趣等个人素质因素,而是依据与自身外在身份关系的远近,有自己人和外人之分。在关系圈儿之内的,是自己人,被认同;在关系圈之外的,是外人,不被认同。对于外人,要么无视其存在,要么视作敌手;不会站在人性的角度客观地对待外人,己所不欲,可施于外人。

    这是典型的生活在圈子文化里的人。视野完全局限在圈子里,眼里没有整体观、大局观,没有社会公德、人类情怀。

    这样的认知格局,还没有完全融于自身谋生的大环境,只局限在自己的关系圈子里,对谋生环境的适应能力还很有限,自取能力不高,认知格局偏小。但比之仅仅生活在自我之中的“主观级”,由于能认同他人,能与他人合作,自取能力显然更胜一筹,认知格局更高一级。

    在这个级别中,依自取效果的大小,其认知格局由小到大细分为三个层次:血缘层、家庭层和人脉层。

    第七层次  血缘层

    只要与自我有血缘关系的人,都是自己人,都认同。但依据血缘关系的远近,认同的程度大小不同,最认同的还是直系亲属。至于伴侣,是将性生活与日常生活分割开来,分别对待,接受前者而排斥后者。因此伴侣只能算半个自己人,半个外人。除此之外全是外人,外人只是被利用的工具。

    究其根源,由于在童年期受长辈的溺爱过重,刚刚从“主观极”的自我中走出来,视野仅仅扩展到童年世界的血缘亲情的范围内,还不能适应成人角色,无法适应更复杂的社会环境,心智还停留在童年时期。

    这层认知格局的人,由于其心理认知被局限在血缘亲情的关系范围内,对外在他人的行为很难理解。当外人(包括伴侣)的行为表面上跟自己的意愿一致时,便轻易相信接受;当外人的行为表面上跟自己的意愿不一致时,便恶意地揣测别人的行为动机,轻率地否定拒绝。但是,比之认知和判断完全依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层”,由于其认知范围已由自我扩展到血缘关系圈,对谋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能够获取“自己人”提供的外在资源,自取能力更大。因此其认知格局更进一层。

    代表人物:惟母命是从的海瑞。

    第八层次  家庭层

    认同伴侣,接受双方大家庭,除此之外,皆视为外人。无法理解外人的行为动机,无视社会公德,只生活在小家庭的圈子里。

    究其根源,由于童年期生活在充满谎言、盗窃、欺凌、仇恨等不良生存环境,而这种环境最容易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人与人之间缺乏信赖,从而导致其心理认知只能局限在利益共享的家庭圈子之内。以家庭为界,内外分明,把“你的我的”分得特清,能占便宜绝不吃亏,从而养成心胸狭隘、斤斤计较、小家子气等心理特征。没有赚大钱的野心,却有省小钱的功夫,能达到抠门儿病态的程度;满嘴家庭琐事,出口不离儿女,常在微信上晒幸福。但是,勤劳节俭、婚姻稳固、重视子女教育。简言之,家庭责任感强,社会责任感无。

    这种格局,由于视野只局限在家庭这个小圈子里,放不开,走不出,获取外在资源的机会少,自然有碍个人和家庭的建设发展,自取能力有限。但能够认同并接受伴侣,这对于认知格局而言,意义重大。因为伴侣是在成年期才接触的陌生人,能够与陌生人取得认同并相处一生,自然就将心智的认知能力拓展到伴侣的原生家庭圈,这足以证明其心智已经成人化。较之只生活在童年世界里长不大的“血缘层”显然更近一步,一大步。

    代表人物:慈禧太后。

    第九层次  人脉层

    对于一个确定的群体组织,按照各种外在的身份关系,如老乡、战友、同族、同姓、同龄、同校同届同班等等(但没有同星球),把群体中的人划分出自己人和外人,并依此来经营自己的人脉圈,而本人的视野也就局限在这种人脉圈之内,无视群体组织,无大局观,整体观。

    究其根源,还是认知能力有限,心智认知刚刚从“家庭层”里突破出来,刚刚融入社会,还不能认知到人性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的内在真相,只能通过外在表象的身份标签来简单地认识社会、他人以及自身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这层认知格局的人,热衷于人身依附、投机钻营、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积极倡导和参入没有社会职能的各种组织,如同学会、战友会、某某派、某某系等等。靠拉山头、搞派系来分割所在群体,以谋得比单人能量更大的私利;善于笼络人心,讲究江湖义气,深谙“圈子文化”,俗称“人精”。

    例如,蒋介石。从入青帮、攀陈其美、附孙中山、私有化黄埔系、“宁汉分流”到“四·一二”国共分道,无不体现其拉帮结派的认知格局。——放着已经深入民心的“三民主义”不用,却靠称兄道弟的江湖习气来收编各路诸候;拥有庞大的军统谍报系统,却用于党同伐异,重暗杀而轻谍报,本末倒置;座拥民族抗战的不世之功,领袖地位已经坐实,却跟实际己成地方势力的“土八路”搞什么“重庆谈判”,最终落得个败走孤岛。与其对手毛泽东在认知格局上整整差了一个级别几个层次。

    当然,圈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人脉观念在中国人的心里根深蒂固,是中国最大的“土特产”,有相当的普遍性。但是,凭借身份关系拉扯的“人脉”与依据志同道合汇集的“人缘”完全是两回事:前者是相互利用、过河拆桥,后者是精诚合作、同甘共苦。无论在相互关系的牢靠性上,还是在关系聚集的能量上,二者都不在一个层次,优劣分明,毋庸赘言。

    当然,这种人脉观念形成的认知格局,因为完全具备社会化的人格,通晓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性,有较强的风险意识,所以自保的生存能力较强;但是由于认识格局所限,获取人力资源和其它外在资源的能力也很有限,自取的效果远低于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但较之只会围着家庭转的“家庭层”更能适应社会环境,获取的资源更多。因此认识格局更进一层,是“世俗级”认知格局中的最高段位。

    代表人物:蒋介石、王明、周永康。

    纵观“世俗级”的三个层次,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生活在人为划定的圈子里,其认知格局也同时被框定在圈子里,视野有限,没有大局观、整体观,缺乏对人性的整体把握,缺乏人类情怀,亲疏远近的观念意识太浓,是世俗文化的践行者、制造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认知格局的十五个层次:(四)世俗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wwi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