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虑,回也不改其乐”这句话吗?这个“回”指的便是颜回。比起孔子批判白天睡大觉的宰予“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这句话的评价真的很高。不过高的原因大概也有颜回继承了孔子的思想吧。子贡曾问:“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答:“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居陋室而不改其乐是一种很高的境界。
自从文学老师叹颜回活得很压抑,读书太刻苦,所以命不久矣后,我就颜回这个人不能忘怀。颜回早逝,年约三十。他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是继孔子后第一位被尊称为亚圣的人,可惜死得早,没来得及留下什么著作,影响力不能辐射后世。后来孟子就成了亚圣。颜回是被自己“苦”死的。他不仅物质上极度贫乏,要求极低,“一箪食,一瓢饮”,造成营养不良,而且对自己太严格,孔子称赞他“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别人我觉得是可以的,修养好的人都不会乱发脾气。但是不在同一件事上犯第二次错,很难。屡次栽在同一个错误上的人和事多得是,比如期末的临时抱佛脚,比如用固定思维去评判一个人,比如知道吸烟酗酒有害明知故犯。颜回,这一个人究竟是用了多大的心志才能做到“不贰过”?需要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约束自己吧?这是的严重的强迫症啊!一刻都不放松,一个压力这么大的人,我实在看不出他的“乐”在哪里。苦乐与否,很难看出,人心隔肚皮,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多得是,但身体疾病是不会骗人的,古书记载的“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不就是颜回不“乐”的一个很好的证明吗?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早晚会爆发,到达生命不能承受的临界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