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
最近,我越来越感觉母亲像一面镜子,照出我对儿子的言行和儿子对我的感受。
今天,我对母亲说:班主任又告状了,儿子在学校不抓紧时间。
母亲马上说:我告诉你,你不能批评孩子,#%^*&……
我说:我就是想和人说说这事,不是想让你告诉我该怎么做,我知道怎么做。
母亲又说:我告诉你,我是怕你操心生气,#%^*&……
我说:咱们就聊聊天,不用你告诉我什么。
母亲:我就是告诉你,我可是对你最好的人,我都是为了你好,#%^*&……
我:妈,咱不聊了,行吧。
面对张嘴就是“我告诉你……”的妈妈,我的反应是逃开。而母亲又倍感委屈,她的逻辑是:“我担心你,我为了你好,我告诉你的都是正确的,你得听我的。”其实,我和她说这件事,只是想缓解一下内心的焦虑,只是想有个人倾听。
这种情景,像极了我和儿子之间的对话,难怪儿子有时候说:“为什么你总是对的!”“这事我知道了,为什么你的话那么多?”倾听少,指教多,成年人尚且心烦想逃跑,何况青春期的孩子呢!
那么该怎么做?如果孩子主动和你讲事情,父母要敏感区别,孩子是想求助?分享?还是缓解焦虑。
如果孩子不是求助,而是想缓解焦虑,发泄情绪,你千万不要指教,不要指责。此时,孩子需要的是和缓和温暖,倾听、共情才是最重要的。相信孩子有自己的判断和办法,适时说说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孩子情绪平和才会接受影响。
如果孩子是想和你分享快乐、新闻等等,你不仅要做听众,还要与孩子同乐,共同开心,共同新奇,共同讨论。让孩子多表达,不要喧宾夺主,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但是不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孩子。
父母要敏感分清孩子的求助,因为他可能不明确表达。这时候,你需要主动伸出援手。出主意,想办法,有实施和行动。我尽力帮助你所需要的,不大包大揽,不上赶子没事找事帮助。
想做好上面的事,还是要从爱叛逆课程做起:从打断到停止,从舒缓到接纳。
感赏自己反思与母亲的交流,更能认识自己的问题,体会孩子的情绪。
感赏儿子最近学习态度积极,成绩有提高。
投射儿子行动上增强自律,养成更好的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