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乐读创业社书评总集-131周
《黑匣子思维》---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黑匣子思维》---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作者: 爱吃香蕉的猴 | 来源:发表于2018-11-19 09:06 被阅读3次

关于作者 

马修 · 萨伊德,毕业于牛津大学,《泰晤士报》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撰稿人。曾经是英国乒乓球名将,两次代表英国参加奥运会。

关于本书 

黑匣子思维指的是运用黑匣子来积累数据,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思维方式。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呼吁人们建立对错误的正确认知。书中收纳了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失败,怎样从失败中学习和改进。

核心内容 

一、黑匣子思维和我们对待错误的传统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二、为什么人们总是不愿意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失败?

三、怎样从失败中学习?

前言

黑匣子你可能听说过,是飞机上的一种记录设备,可以准确地记录飞机上所有电子系统的指令和驾驶舱内的任何声音,如果飞机不幸发生了事故,那就可以通过找到黑匣子里的数据,准确分析出事故原因。航空公司一般不会隐瞒,而是会将它公布于众,帮助航空业的其他从业人员反思和学习。这种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在航空业应用了几十年,帮助航空业成为了世界上安全系数最高的行业之一。

但是本书的作者发现,这种方法并没有在其他领域得到广泛的使用。作者侧重观察了医疗行业,他举例说,据统计全球死于可预防伤害的患者人数高达 40 万。什么是可预防的伤害呢,就是误诊、误用药品、手术中的误伤等等,这还不包括像家庭护理、药店这种机构所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本来可以避免。

为什么这些错误又发生了呢?原因也许是多种多样的,比如疾病本身的复杂性,比如资源的限制等等,但是作者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行业观念太落后,他们没有树立起直面失败的观念。除了医疗行业外,很多行业里的人对待失败还是传统的思维,以失败为耻,刻意地去隐藏和躲避失败,这种观念导致人们没有办法持续地在错误中学习。而像航空业里,运用黑匣子来积累数据,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思维方式,就被作者称为 “黑匣子思维”。

本书的作者叫马修 · 萨伊德,他是英国乒乓球名将,还是一名学霸,现在是《泰晤士报》知名专栏作家。他在这本书里收纳了大量的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失败,怎样从失败中学习和改进。

第一部分

先说第一部分,黑匣子思维和我们对待错误的传统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

一直以来,人类的文化对待错误的态度都是非常扭曲的。人们不愿意接受错误,各种类型的错误都会被认为是愚蠢的,动不动就会上升到道德层面,甚至上升到人格层面,似乎人们只要犯一次小错,就会立马变成坏人。这种想法直到现在还一直存在,正是因为这种错误观念的压制作用,孩子们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医生们会刻意掩盖错误,政治家们会拒绝对政策进行严格的测试,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们也不愿为自己的错误言论道歉。作者认为,这种对待失败的错误思维方式是制约一个行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举个例子,就像我们前边说过,医疗行业不善于从过去的错误中学习,是他们不懂得这个道理吗?并不是,原因是从很早以前开始,这个行业里每个人的脑海中都被深深地刻上了一种观念,极力避免失败。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理解一个概念,作者称为 “闭路循环”。意思就是一种方法是不是有效,没法从根本上验证,导致失败后没有办法从中吸取教训,从而导致这个领域的技术和知识没有办法进步,让错误的方法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使用。与它相对应的就是 “开路循环”,意思就是人们可以从过去的教训中汲取经验来使自己快速进步。简单来说,闭路循环就是没有办法从失败中学习,开路循环则可以。

比如在公元 2 世纪的时候,西方医学就很推崇放血疗法。一个人病了,不管什么症状,先在身上切道口子放点血出来,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很有效的治疗手段。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你可能觉得奇怪,这么蠢的方法为什么能够流行几个世纪呢?原因其实也很简单,从一开始就没有人质疑过这种方法,这就产生了一个闭路循环。如果病人因为放血康复了,那功劳肯定就归功于这个治疗手段;那如果病人没有治好呢,也可以解释为,他病得太重了,连放血疗法都救不了他。你看,所有的情况都被合理化地给解释了,反正不管是谁的错,肯定不是医生的错。

直到后来,医学领域里发明了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实验,就是随机地通过大量的对照组来比对,看看治疗方法和药品到底有没有作用。从那以后,像放血疗法这种不靠谱的治疗方法才从医学上剔除掉了。自从开始采用科学的临床试验,医学界在短短的 200 年里就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医学凭借科学的方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后,医疗业却还一直处在落后封闭的、逃避失败的观念和机制中。他们秉持的还是原来的旧观念,药品可以改,方法可以改,但是医生本身是不会错的。也就是说,医疗工作者用科学态度对待治疗手段和药物,但是对待日常工作的方法,并没有采用科学的态度。

书中提到有一位健康学者对西方国家医生讨论错误的方式做过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很多资深的医生和领导不但主张掩盖错误,而且身体力行地去做,甚至有时候对主动掩盖错误的方式进行奖励。他们通常会对自己的错误行为做出各种看似合理的解释,比如技术性错误、事故没法避免、患者没必要知道等等。作为普通的患者家属,面对这种解释能说些什么呢,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接受。总之,似乎所有医疗工作者对坦白错误这件事都是打心底里抗拒的。

仔细想想这个问题,是这些人不负责任吗?并不是,绝大多数医生都是对自己的职业非常敬畏的,他们受过那么长时间的医学教育就是为了救死扶伤,说他们不负责任肯定是不对的。那为什么这些人总是会掩饰自己的错误呢?作者给出了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认知失调。意思就是当一个人一直相信的东西受到外在事实挑战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就会选择通过寻找借口、忽略证据等方式去替自己辩解。比如很多误入邪教的人,他们是冒着家人的怒火,忍受着邻居的嘲讽,冒着巨大的外在舆论压力参加教会活动的,在这种情况下,一旦这个邪教组织被捣毁,哪怕警察直接告诉他们这个教会是骗人的组织,很多人也会选择拒绝相信。他们会编造出种种理由来为邪教的理念辩解。这和医生为自己的失误找借口是一样的心理。这就是认知失调在起作用。在每天听本书里有一本书叫做《错不在我》,里面详细解释了这个概念,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了解,可以搜索来听。

还有一个原因是在于人们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就是认为犯错就等于是无能。他们在面对失败时,非常害怕自己被贴上无能的标签。以医疗行业举例,在医疗领域一直有这样一种观念,很多人期待医生做到 “尽善尽美”,医生就应该是不能犯错的。要命的是,医生也一直相信应该达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否则就不够资格做一名医生。外界巨大的期望压力,加上对自己不切实际的高标准要求,就让医疗工作者非常害怕面对失败,因此他们总是采取回避的态度。自尊对一个医生至关重要,更不用说名誉了。

说到底,作者认为,很多人还是没有逃出闭路循环的陷阱,对失败的抗拒是问题的核心所在,自我安慰和对失败的反感,让所有人共同搭建起了一堵墙,阻碍着进步。作为对比,我们再来看一个领域,就是航空业。在航空领域,对待错误就是另外一番态度了。飞行员总体上对任何错误都是抱着开诚布公的态度,还有非常强势的专门组织负责对空难进行调查。比如 20 世纪 40 年代,波音公司著名的 b-17 轰炸机就经常发生莫名其妙的跑道事故。经过专门的研究发现,原来是驾驶舱的设计有问题,因为控制飞机副翼的开关和着陆装置的开关一模一样,而且还挨在一起,飞行员一紧张就会按错。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把它们分开,结果一夜之间,类似的事故彻底消失了。

这种从错误中学习的方法已经被航空业运用了很多年,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其实说到底,都是思维方式惹的祸,如果医疗行业也能做一个类似于黑匣子的东西,能把医生们的错误经验积累下来,让整个领域里的所有人借这些机会反思,那么整个医疗行业的水平也许可以更上一个台阶。既然如此,那把这种方法推广到其他的领域,应该也可以推动其他行业的技术进步,这就是黑匣子思维带来的好处。

总结一下,这一部分我们说了传统上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都很苛刻,面对失败时我们指责当事人,导致人们对待失败时有一种过分的恐惧,从而失去了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黑匣子思维则是倡导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还说了两个人们会极力避免失败的原因,一个是认知失调,另一个是人们觉得犯错等于无能。我们对比了医疗业和航空业,发现这两个领域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是否具有黑匣子思维,能不能正确地对待错误和失败。

第二部分

上面说了黑匣子思维的特点以及它能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下面我们来说第二部分,为什么人们总是不愿意用科学的方法去对待失败?

联合利华公司用一种传统的方式生产洗衣粉,这个过程简单说就是,把沸腾的化学药剂通过高压喷嘴喷出去,压力下降后,这些药剂就会分解成蒸汽与粉末。这个过程的关键就在于喷嘴,可是问题是,喷嘴总是堵塞,这就给公司带来了大麻烦,因为只要喷嘴一堵,就得花时间花精力维修设备,中间浪费掉的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是巨大的,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找到一种合适尺寸的喷嘴。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公司专门组建了一个由数学家组成的团队,这些人可不简单,他们精通流体力学的知识,可以说是工业设计的顶级专家。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设计出一种实用的喷嘴,请注意,我说的是 “设计”。这些人当然不负众望,列出各种复杂的公式,经过长时间的研究,终于设计出了一款新的喷嘴,那这个新喷嘴有没有用呢?完全没用,一点也没有解决堵塞的问题。

联合利华公司绝望之下开始向一些生物学家求助,生物学家并不懂什么流体力学,但他们的解决方案却简单粗暴,干嘛要花那么大力气去研究复杂的公式呢,直接试呗。他们先选用了 10 个喷嘴,对每一个喷嘴都进行了微小的改动,然后找到产出效率最大的喷嘴,再对它进行了 10 种微小的改动,一次一次测试,这个过程重复了 45 次,一共测试了 450 种喷嘴,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喷嘴型号,成功解决了堵塞的问题。

你看,从这件事背后展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就很有意思,一种是通过设计,极力地避免失败,期望一次性成功。还有一种是通过试验,就是把失败当作成功的垫脚石,把失败当作改进方案的必要过程,通过科学实验的方式推进设想,这样反而会取得更快的进展。

如果我们暂时跳开这个案例来看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会发现自然界也是通过这种演化的方式在运行的。进化的过程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具有累进的性质,理查德 · 道金斯在《盲眼钟表匠》中就对累进选择进行了描述。意思就是一次选择的结果会传递到下一次,再下一次,以此类推,这个过程的力量非常强大。比如在自然界,这种作用的结果会产生一种称作 “造物幻觉” 的假象,意思就是大自然的事物实在是太完美,太精妙,就像是由某种神秘的力量设计的一样。实际上呢,所有自然界的事物其实都是随机演化的产物。就拿前面的喷嘴案例来说,最后的喷嘴形状非常的巧妙,你初次见到,可能不会相信这是人设计出来的,实际上它确实也不是设计出来的,它只是一系列试验后随机产生的结果。

说到这你可能会觉得,既然这种方法很有效,为什么很多人对这种方法就是视而不见呢?作者认为,原因在于有一种思维模式在阻碍我们进步,就是我们普遍会觉得这个世界太简单,低估了世界的复杂性。对于这种现象,《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做 “叙述谬误”,意思就是我们经常会在事后编造故事来描述自己所见的行为,通俗点说就是马后炮。

举个例子,2007 年的时候,意大利人卡佩罗成了英格兰足球队的主教练。他的执教特点就是非常的严厉,几乎要控制球员的一言一行,包括平时玩什么,吃什么,都要严格掌控。在开始的时候,英格兰队取得的成绩还不错,于是人们就开始称赞教练的训练风格,觉得好呀,终于有人能管管这群懒鬼了。但是,在世界杯赛场上,英格兰队失败了,于是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舆论开始立马调转枪口,开始用同样的理由抨击教练,认为教练的训练太严格了,导致球员完全不敢自己发挥。这就是叙述谬误的力量,我们太想对过去的事情做出解释,以至于会用同样的原因去解释截然相反的事实。

事实上,英格兰队获得成功或是遭受失败的原因并不单单是因为教练,它其实受到诸多因素的共同影响,比如球员的心理因素,比如对手的实力,再比如俱乐部的规则变化。无数种不可控的因素叠加在一起,才会随机地产生最后的结果,但是人们普遍会把原因单一化和简单化。

于是,这种过程就会让我们产生一种期望,就是我们了解世界的过程无须经过检验,太简单了,不值得花时间去做笨拙的实验。我们更倾向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现有的知识,甚至在面对问题时自己给自己讲故事,而不愿意去检验我们的设想,去发现缺陷并加以改正。实际上,如果我们能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失败,把失败当作寻找到成功办法的必经之路,从一开始就对它抱有正确的态度,那么各个行业都能获得巨大的进步。

总结一下。这一节我们说了从失败中学习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排除错误的选项,用累进的机制促进演化才是快速进步的方式。我们把世界想象得太简单,这种思维方式会阻碍我们的进步。

第三部分

上面我们说了从失败中学习的重要性,我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下面我们进入第三部分,怎样从失败中学习?

失败似乎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既然这条路绕不开,那从失败中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怎样从失败中学习呢?对于这个问题,作者给出了三个建议。

首先,不要被过强的自尊心干扰。

作者在牛津大学的时候发现,有些学生有一种奇怪的行为,就是会在关键时刻突然毁掉自己以前所有的努力。比如每个学期末都有一场重要的考试,一般的同学在这个时候,就算平时没有学好,也会在考前阶段临时抱佛脚,抓紧时间复习一下,努力一把。但是有一些学生,平时表现还挺优秀的,可是到了最后关头却选择用非常消极、被动的方式对待考试。他们会在考试的前一晚把自己灌得烂醉,或者干脆跑到很远的地方去玩,直接缺考。

你可能觉得奇怪,为什么他们要用这种自我毁灭的方式对待自己呢?结果研究发现,原来这种行为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自我妨碍”,原因就是他们太害怕失败了,他们非常担心自己发挥不好,只要最后的成绩和他们的想象有差距,那他们就会给自己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而这样做无疑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因为他们平时很优秀。为了防止这种伤害发生,他们会拼命保护自己,而保护自己的方式就是蓄意地毁掉机会,给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你可能又会觉得奇怪,不参加考试也是失败,那和考试失败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还真不一样,如果是自己喝得烂醉,没有参加成考试,那失败的原因就是外界的,是酒精的错。但是认真考试却失败了,那就是自己的原因了,也许是不够聪明,也许是不够优秀,反正就是会伤害到自尊心。为了维持这种虚假的良好形象,他们通常会放弃很多机会。他们保护自己自尊心的欲望太强了,以至于错过了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作者认为我们应该直面错误,在犯错的时候认识到错误并不会伤害到一个人的价值,和一个人的能力也没有必然关系,错误和失败都是会让自己成长和进步的契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失败和谐相处。

第二点,设立机制,减少对他人错误行为的谴责,创造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

面对失败,人们的通常态度首先就是对责任人进行问责,我们会觉得这种方式可以督促人们重视错误,改进错误,但其实很多时候,过度的问责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糟。举个例子,在 2007 年,伦敦发生了一起案件,一个婴儿被他的母亲虐待导致死亡。这起事件的当事人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是当地的舆论谴责更多的却不是当事人,而是当地的社工和儿童服务中心的人,人们觉得他们应该为这起事件负起主要责任,因为他们没有尽到保护社区儿童安全的义务。按理说这也是好事,能督促当地的社工和儿童服务人员改进工作,但是实际的情况却导致这些人没法正常的工作,压力太大,导致没有人愿意从事这类工作,人力资源不够,孩子们的安全更加没有办法保障。你看,媒体的谴责反而减弱了儿童们的安全性。所以说谴责并不一定能起到督促的效果。

相反,对待失败的宽容环境却可以让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很多具有进步观念的机构已经在尝试构建这种正确对待失败的文化氛围。伦敦的一所中学里有一项制度,他们会定期召开一项名为失败周的年度活动。在这个活动上,他们会请父母、老师还有各个领域的意见领袖去分享自己的失败经历,帮助学生们了解成功的真实路径是什么样的,和他们分享自己在面对失败时是如何处理的。他们还给学生讲述历史上很多名人的故事,展示他们在成功之前是如何与失败相处的。最后的结果显示,经常开展这样的活动,确实可以让很多孩子从认知失调中解放出来。他们不太会过度维护自己的自尊,而是学会了用更坦然的方式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第三点,用以失败为基础的方式提前做预演。

有一种方法叫做 “死前验尸法”,这是一种以失败为基础的,验证项目可行性的方式,是一种顶级的快速试错,快速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方法。具体要怎么运用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一个项目开始之前就告诉所有人,这个项目已经失败了,现在,团队的所有人一起来做一个思想实验,推演出这个项目失败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可以畅所欲言,让自己找到的理由尽可能地看起来合理化。通过这种把失败提前具像化预演的方式,可以很好地找到新项目的盲区,让本来被掩盖的问题浮出水面,帮助团队更好的成功。死前验尸法并不会让一个计划搁置,也不会让真正的好项目胎死腹中,而是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提前把计划引导到正确的步骤上来。实验证明,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实用方法。你在启动一个项目时,不妨也试想一下自己的项目已经失败了,然后列出各种可能导致失败的原因,也许就能避过很多真实的陷阱。

总结一下,这一小节我们说了从失败中学习到经验的三种方法。首先,不要被过强的自尊心干扰。其次,设立机制,减少对他人错误行为的谴责,创造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最后,用以失败为基础的方式提前做预演。

总结

第一部分我们说了,传统上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都很苛刻,面对失败时我们指责当事人,导致人们对待失败时有一种过分的恐惧,从而失去了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黑匣子思维则是倡导我们要用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还说了两个人们会极力避免失败的原因,一个是认知失调,另一个是人们觉的犯错等于无能。我们对比了医疗业和航空业,发现这两个领域最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是否具有黑匣子思维。

第二部分我们说了用科学方法对待失败的重要性,从失败中学习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底层动力,不管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排除错误的选项,用累进的机制促进演化才是快速进步的方式。我们把世界想象得太简单,这种思维方式会阻碍我们的进步。实际上,如果我们能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失败,把失败当作寻找到成功办法的必经之路,从一开始就对它抱有正确的态度,那么各个行业都能获得巨大的进步。

第三部分我们说了从失败中学习的三个方法。首先,不要被过强的自尊心干扰,要认识到失败和一个人的能力没有直接关系,失败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一环。其次,设立机制,减少对他人错误行为的谴责,创造允许失败的文化氛围,在别人犯错时,及时地鼓励,多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失败经验,能创造出一种对失败更宽容的舆论环境。最后,用以失败为基础的方式提前做预演,可以在开始项目前就推测失败的原因,这能帮你避过很多真实的陷阱。

相关文章

  • 《黑匣子思维》-2 应对复杂问题的试错策略

    黑匣子思维 书籍简介 黑匣子思维指的是运用黑匣子来积累数据,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思维方式。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呼吁人...

  • 《黑匣子思维》---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关于作者 马修 · 萨伊德,毕业于牛津大学,《泰晤士报》专栏作家,英国广播公司时事节目《新闻之夜》撰稿人。曾经是英...

  • 黑匣子思维

    原则:从失败中汲取经验的思维方式。 认知: • 对待错误的态度不正确 • 根深蒂固的观念——失败即无能 要改变认知...

  • 从失败中学习的一个建议

    “重新看待我们自己与失败的关系,从失败和错误中获取经验,是成功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这是《黑匣子思维》这本书作者...

  • 容我犯错 容我改过

    《黑匣子思维》是我最近看的一本书,它所描述的,是如何让人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以便更好的完善自己,或是完善人们所从事的...

  •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的确,从失败中汲取教训,可以积累失败的经验。但是,这些经验只能告诉你,在成功的路上,哪...

  • 从错误中学习

    从失败、错误中学习 2018年4月20日 吕雅婷 《黑匣子思维...

  • 黑匣子思维:进步的基石

    “黑匣子思维”是一种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无论是开发新产品、提高运动技能还是做出正确决策,黑匣子...

  • D50-5组简小单-《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你从小到大经历过多少次失败?你每次失败过后有什么收获?是自我埋怨失败的因素,还是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经验? 用练习战胜...

  • 无标题文章

    人生就是要多经历,失败没有什么,最重要的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下一次面对的时候不要再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黑匣子思维》---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co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