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chuàn),江 东、淮南剖竹为之。巴川峡山,纫(rèn)榖(gǔ)皮为之。
江 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五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
穿字旧作钗钏(chuàn)之“钏”字,或作贯串。今则不然,如磨、扇、弹、钻、缝五字,文以平声书之,义以去声呼之,其字以穿名之。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971/1a202e0c6d2fcf8d.jpg)
江泳解读
穿,江东、淮南地区用竹篾做的工具。巴川峡山地区,也有用韧性比较好的构树皮来做。
江东地区把一斤重的茶饼穿起来,叫上穿,半斤的茶饼穿在一起叫中穿,四五两的茶饼穿在一起叫小穿。
到了峡中地区,则是一百二十斤穿好的茶饼叫上穿,八十斤的叫中穿,五十斤的叫小穿。
穿这个字,在古时是写作钗钏的钏字,或贯串。
而现在则不同,它像磨、扇、弹、钻、缝五个字一样,写文章的时候当做平声,读的时候以去声来表达意思。字形上还是写成穿。
穿,就是茶的计数工具。也表示用绳索竹篾等将茶串在一起。与贯,串两个字是通用的。一贯钱,一串珠子,一穿茶。不过这个穿各地单位数量不一样,使用的材料也不同的,江东、淮南地方用竹篾制成的,巴山峡川则是用构树皮做的。
江东指哪里呢?唐代设江南道,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江东大概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现在的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而淮南则大致相当于现在安徽、江苏、河南三省淮河以南、以及湖北东部长江以北的地区。这些地方山多古代就产茶,现在也是产出的大省。巴山峡川,也就是四川东部、重庆,湖北西部一带。
这一穿茶,各地差异很大。江东地方,上穿只有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96克)重,而峡中则是一百二十斤。江东的中穿是半斤,而峡中则是八十斤。江东的下穿是四五两,而峡中则是五十斤。这悬殊很大,茶经里没有做出解释。
吴觉农在《茶经续评》里讲这有三种可能:“一是江东茶是零售的穿,峡中茶是批发的穿;二是江东茶细嫩,峡中茶粗老。三是江东是短途运输,峡中是长途运输。” 这个说法是可以参考的。
峡中是唐代一个非常著名的产茶区域,在唐代属山南东道峡州,长江三峡之口,也就是今天的宜昌。茶走水路运输出去,一穿几十过百斤,方便大量运输,也方便交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3211971/820c6966e1d26e3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