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心,去哪里修呢?去寺庙会有个让人清净、心安,那里修心最好不过。
但是大部分的人还在人世间生活着,还在人间烟火里面过着一日三餐、朝九晚五,或者批星戴月从早忙到晚的日子。在这样普通的日子里,厨房也是个修心好去处。
首先那里可以修出我们的慈悲心。有一次见一个快六十岁的阿姨,把蒸过馒头的水用盆装起来。我们好奇地问:“这还有什么作用吗?呆会炒菜,用水龙头的水就可以了。”
而她马上用手轻轻一挡,让我们稍微凉一些再倒,不然很容易把外面的蚂蚁或昆虫给烫死了。想想我们平时只管赶时间把活给干了,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慈悲心就这样轻轻松松修出来,在做好事情的同时不伤害虫蚁。
然后还可以修什么心呢?以前总认为自己要做那么多人呢的饭菜已经很辛苦了,不想给自己增添太多不必要的麻烦。
最近领导的父母从老家过来了,看到同事满脸笑容地面对老人家,还每天单独给他们炒几盘爱吃的菜。就算晚餐大家吃面条的情况下,也用小电饭锅给他们煮一些米饭。说什么他们老家与这边习惯不同,常常早餐吃面条,中午、晚餐吃米饭。因为这事,本来忙得热火朝天的厨房更加热闹了。但是看到同事每天都是那么欢喜做,开开心心地、任劳任怨、勤奋积极。
这就是在修自己的孝心,为他人着想的心,把领导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侍候。只要别人吃得欢心,做牛做马都愿意。
那天阿姨炒了酸豆角,不知她怕酸豆角咸还是太酸,每每只要她拿锅铲时,就爱给各种菜加一点点糖,她说这样可以给菜提味,让菜的味道更加美味。以前在老家时就有听说过广东人炒菜爱放糖,这回真碰上了。虽然不太爱吃甜食的我,多少还是能偿出来比一般的菜稍微甜一些。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多生一些包容心了,毕竟人家辛苦了煮菜不容易。煮好了,就一起吧。要是觉得味道重了些就少吃点。阿姨也是一番好意,全心全意地付出了体力、脑力。
在厨房还可以修布施的心。无论年纪大与小,只要有自己喜欢的、爱吃的或者擅长的特色菜品,哪怕是特色面食类,都可以毫无保留的把经验、方法或者配方分享出来。让我们一起学习的同时,还可以在厨房亲自去实践,看看方法合不合适实际操作,是不是简单方便容易学,做出来的效果是否大众都认可。觉得美味好吃,过几天又重复这个花样。要是觉得味道咸了或淡了,记得下次把味道调好就行。
感恩厨房的这个修心工作坊,让我们的想法在那里去实现,做出过多少美味佳肴。虽然白天的时间和精力大部分送到那里去了,但是只要看到每天大家吃得精光又满意,都感到太值得了。那是让我们心里想到就可以慢慢经过实践出成果的好地方,只要心里想事就能成,何乐而不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