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和同事找来了9个月大的宝宝艾伯特进行心理实验,宝宝的妈妈可以每天得到1美元的报酬。在实验前,实验人员让宝宝触摸毛茸茸的小动物和棉絮等一些有毛的小东西,宝宝完全没有恐惧。到宝宝11个月大时,实验真正开始。在实验室里,研究人员让宝宝抚摸一只小白鼠,抚摸毛茸茸的小东西是所有小孩儿喜欢的事情,艾伯特也不例外。但是有一天,当宝宝艾伯特正在抚摸小白鼠时,突然听到研究人员通过敲打铁棒制造出来巨大的响声,孩子被吓哭。随后每次宝宝抚摸小白鼠时,就能听到可怕的巨响,到后来宝宝由于过度惊吓而哭到近乎昏迷。后来艾伯特只要一见到白鼠就恐惧尖叫。没多久,实验人员发现孩子对类似的东西也产生恐惧,比如毛茸茸的兔子、狗狗、毛皮大衣,甚至是长着胡须的圣诞老人。最终,孩子在6岁那年去世。
这个心理学实验,被公认为心理学史上最让人愤怒的实验。但这个实验,也给我们这些养育孩子的父母一个警醒:如果你爱孩子,别吓孩子!
虽然我们日常中的恐吓,不会像华生实验中的艾伯特那样极端,但性质是类似的,也会给孩子造成恐惧和紧张感,长期以往,孩子不仅失去安全感,还会出现胆小、自尊感低,个别孩子还可能叛逆。更糟糕的是,孩子可能会直接厌恶大人通过恐吓想获得的目的,比如大人常常恐吓一个不认真写作业的孩子,这个孩子可能会厌恶写作业。
部分心理抗压能力较弱的孩子,还有可能出现心理障碍,包括孩子可能持续做噩梦,在遇到敏感的场景或相似的事情时出现紧张和焦虑。就像一个长期被恐吓吃饭的孩子,可能会在吃饭前或吃饭时出现急躁和焦虑,脾气难以自控等。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所以,如果你心怀慈悲,别恐吓“教育”!
这是一个恐怖的事实。
我们开始反思,为什么洋洋有时候会有“胆怯”的表现。平时与我们一起讲英文、讲中文都是很溜的,一到了台上,画风就有所变化,感觉是有一些紧张、无助的表现。上面的心理试验情况,我们反思平时有时候会用“Monster”来恐吓他,逼他按要求就范。我感觉无形中给予了他心理的压力。恐吓手段在洋洋妈那里真的是屡试不爽,这与洋洋妈比较急躁有关,希望能让大家一起感觉到方式的问题,毕竟,他才3岁多。我们应该坚持更正面的方式,不能用“如果你不做A,你就会失去B”方式,应该用“如果你做了A,你就会得到B”的正面管教方式。
我们的洋洋是一个很活跃的小朋友,陪伴他的方式必须与他的实际相符合,顺势引导,威逼利诱总会有问题的出现。我们现在也与幼儿园老师加强沟通,让洋洋能有更多的机会表演自己,锻炼胆量。Anyway,现在滴眼药水的事情在洋洋睡着的时候可以完成。
还是那一句话:孩子的问题来源于家长的问题。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成长。
【正面管教】父母成长日记2018-1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