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94年,以伍子胥为大将,伯嚭为副将,取太湖水道攻打越国,双方激战,吴军耻丧先王,誓死图报,吴王夫差更是亲立船头,秉袍击鼓,全军勇气倍增。逼得越王勾践在万般无奈之中,只能卷甲求和。他派了一位娴于辞令的大夫文种作全权代表,入吴求和,夫差本想答应,却被伍子胥一语点醒:"大王!这次打败越师,乃是求和谈判被伍子胥搅合,陷入难以缓解之僵局。
越王勾践得知求和不成,当即明告臣下,先杀自己妻子,再烧毁王宫宝器,然后与吴师拼命。大夫文种向勾践献谋:"吴国太宰伯嚭,贪财好色,忌功嫉能,与子胥同朝却志趣不合。吴王敬畏子胥而亲信伯嚭。若能私下以财色结其欢心,使其言于吴王,则和议事成。"果然,伯嚭收受了重赂,一次次欺蒙吴王,帮助勾践度过厄难。胆子便越来越大,贪赃徇私的丑事也越干越多。其贪名远播如此沸扬,不免感到紧张起来。倘若伍子胥从中探出蛛丝马迹,发现他暗通敌国的勾当,告之于吴王,他就罪不容诛了。必须要抓住机会,来个恶人先告状,尽早除去伍子胥,他伯嚭才能高枕无忧。
而这个机会也真被伯嚭等到了。
吴王夫差自从战胜了越国,想与鲁军联合,大举攻齐。伍子胥规劝,他没有听从,仍进攻齐国,杀死齐军主帅国书,并慑服邹、鲁两国国君而回国。这样,吴王越来越不相信伍子胥的谋划了。
吴王又要向北攻打齐国。越王勾践率领军队帮助吴王,又用重金奉献太宰伯嚭。请他力阻伍子胥之谏,怂恿夫差赶快伐齐,以利于越国积蓄力量报吴雪耻。伯嚭于是更加尽心替越国讲话,吴王也总是信从伯嚭之言。将要攻齐时,伍子胥又来劝谏,然而,此时吴王夫差已是对伯嚭言听计从,而对子胥早生厌恶之心,所以当吴王出师之际,伯嚭向夫差奏请,由伍子胥出使齐国约战,好借刀杀人。
伍子胥出发前对他的儿子说:“我多次规劝大王,大王不采纳我的意见,我现在已看到吴国的末日了。你与吴国一起灭亡,没有好处啊!”于是将他的儿子托付给齐国的鲍牧,就返回吴国向夫差汇报。伯嚭乘机进谗言,诬陷伍子胥有谋反之心。
其实伍子胥的托子于齐臣鲍牧,只是为了想保全子嗣,并没有任何通敌图谋。但伯嚭的此次进谗,妙在事出有因又似查有"实据",夫差自然难以辨明其中曲直,当即勃然大怒!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派使臣赐伍子胥"属镂剑"以自尽。伍子胥仰天长叹说:“唉!奸臣伯嚭作乱,大王反而杀我。我使你的父亲称霸诸侯。在你还未被立为太子的时候,几位公子都争立为太子,我与先王冒死力争,差点不能被立为太子。你被立为太子后,想将吴国分一半给我,但我并不敢有这种奢望。可是如今你竟听信奸佞小人的谗言而杀害长辈。”伍子胥在愤恨之余,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挖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着越国军队灭掉吴国。吴王夫差极怒,五月初五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吴人哀怜他,为其在江上立祠,命名为胥山。后来吴国果然被越王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才举剑自尽。
磊和岩坐在钱塘江边,看着滚滚江水滔滔不绝的流淌着,也不禁为伍子胥的下场唏嘘不已。
浮浮沉沉皆是空。伍子胥一旦为报私仇,将自己国家陷于水深火热的时候,其实已经踏上了不归路。岩抱着磊感叹:这就是因果轮回,谁也逃不过!
磊用下巴抵着她的额头:傻瓜,我只关心什么时候能回去!对了,你说那个伯嚭最后会是什么下场?
还能如何,贪婪成性,位极人臣了还不知足,导致了吴国最后灭亡了,有人说被越王杀了,有人说在越国当官。
你发现没有,每个人的一生经历本身就是个历史。
岩突然想到一件事,做起了深呼吸,磊不解的看向她,只听她说:马上就要回去了,赶紧呼吸点空气,这可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氧气啊!
哈哈哈哈哈,你这是闹哪样?磊被逗乐了,伸手要去逮她却发现金色的光波如期显现,这次任务真的算结束了,终于被传送回了虚无之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