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定居了多年,看了太多修正整齐的绿植,却很难再遇见故乡的草,它们不精致,甚至粗糙,却有勃勃的野生之力,让我久久难忘。
作为一个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打小和小伙伴在田野里撒野的人,乡间的野草于我,是记忆中不亚于童年、故乡的另一种独特存在。
乡野的草是自由自在的,像乡村的孩子,自在自得。田边,埂畔,石头缝里,它们想怎样长就怎样长,没有一株是自卑的。没有一株不自在从容。
它们可以生长在乡间的任意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却是很多农村孩子童年最喜爱的“万能宝藏”,它们可以是小小姑娘最爱的美美饰品,是孩童时代的天然游乐场,是过家家的必备行头儿,是小娃娃追逐嬉闹的“进攻武器”,是羊儿们食之不尽的粮仓,是冬季最好的燃料,有些甚至是味道独特的食材,是可以治病疗伤的良药……
乡野的草像乡野的人儿,活得粗糙,没有精致的装扮,却有它的自得。我曾以为是这些草离不开乡村,才慢慢发现是乡村离不开这些乡野之草,它们是乡村的生命和灵魂。这些年乡村发生了大变化,熟悉的乡村迅速现代化,故乡漂亮得让我生疏,这些草儿还是旧时的模样。
一代代人从乡村走出,在城市生根发芽,乡间的野草一枯一荣,还是原来的模样。如果它们和人一般有感情,会不会因为这些聚散离别而伤感?
又怎么会呢?人儿总是向往着远方,但于它们,乡野才是永远的家园。它们是乡野的守望者,人去人留,又怎会影响到它们的自由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