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第七》第十章讲解之三讲解者:王凯
各位同学,大家好!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论语·述而篇》的第10章。按照背读进度,今天接着讲第三节:“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上一节我们讲了“暴虎冯河”的行相,即一个无道在身的人,他不知道敌人是谁,所以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战胜敌人,只能肉搏上阵。最后却发现自己不是与敌人在作战,而是与无数的外境在作战,误伤的却永远是自己。孔子借子路作教材,指出我们所犯的毛病,并开出药方,就是“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我们先从行军打仗这件事说起。
所依一:钱穆先生说:“用舍不在我,我可以不问,行军不能必胜而无败,胜败亦不尽在我,然我不可以不问。惧而好谋,是亦尽其在我而已。”当政者用不用我,我无法决定,所以不必计较和执着它。行军打仗,是胜是败,结果也不是我能够左右的,不可以执取胜败这个结果,即不以成败论英雄。外在的境遇虽然我无法决定它的结果,但主观上的努力,我不可以弃而不问。1分49秒
用可以行,舍可以藏。同样,对于行军打仗也应当做到“惧而好谋”。一旦在内心上倾注主观努力,把方向找准,却能最大程度影响战争胜败这个结果。如此,我们就可以把握“行”的特质,避免“暴虎冯河”,防止自己伤害自己,也伤害到别人,与真正的敌人作战。
1.儒家对战争的态度?
那什么是“惧而好谋”?“惧而好谋”是对治子路毛病的一副良药。
所依二:
1.李炳南先生说:“惧则不轻敌,谋则操胜算,是故能我战则克也。”
2.朱熹在《集注》上说:“惧,谓敬其事。成,谓成其谋。言此皆以抑其勇而教之。”
3.钱穆先生说:“子路勇于行,谓行三军,己所胜任。不知行三军尤当慎,非曰用之则行而已。孔子非不许其能行三军,然惧而好谋,子路或有所不逮,故复深一步教之。”子路自以为行军打仗他最勇敢,最胜任,却不知道行军打仗尤其要谨慎,不是一句“用之则行”就可以完事。孔子不是批评子路不能“行三军”,而是说子路在“惧而好谋”上还有所欠缺,进一步告诉他行军打仗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4.《论语后案》上说:“行必为战备,止必坚营壁,尤能持重爱士卒,先计而后战,此所谓临事而惧者。”这段注解把“惧”的特征放到保护士兵生命的高度。去战,必定有备而战;去守,必定固若金汤。心中有“惧”,就是敬畏生命,爱护每个士兵,不打无准备之仗,不作无为的牺牲。4分39秒
5.《春秋谷梁传》上说:“善为国者不师,善师者不陈,善陈者不战,善战者不死,善死者不亡。”古代善于治理国家、懂得治国规律的君主是不依赖军队这种国家机器的;具有军事才能善于用兵的将帅,也不以战争、摆开交战的阵势为最终目标;善于布阵的将帅,根本不用向对方发起攻击就能获胜;善于指挥三军作战的,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士兵的伤亡;能够谨慎对待死伤,最大限度地保护战士生命的,就能保全国家。5分39秒
6.《孙子兵法》上讲:“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善当中最善者。《孙子兵法》上又讲:“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挥、运筹战争的最高手段就是“伐谋”,最下才是攻城。如果是攻城的话,敌我一方或双方必定伤亡惨重。而“伐谋”中的这个“谋”字,如果仅仅理解成了“谋略”乃至“阴谋”的话,就贬义了。如果理解成“谋道”,那才是儒家的价值观在军事思想上的真正运用。6分38秒
谁都知道战争不是好事、善事,谁都不愿意打仗。但因缘所致,战争不是任何时候避免得了的。古代的圣帝明王也有“神农伐补遂”、“黄帝伐蚩尤(chīyóu)”、“武王伐纣”等等。一旦发生了战争,对待战争的态度就是“临事而惧”。
那“惧”什么呢?真正的仁者,惧的是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所以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战争,降低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对社会民生的损害。对这件事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如果我们读《孙子兵法》,觉得它是一部教你如何打仗的工具书、谋略书的话,那就浅陋了。其实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打仗,而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不要打仗,避免战争,而且是如何从根本上避免战争。
7.孟子说:“仁者无敌。”一个国家真正以礼乐教化人民,仁义遍满天下,四海之内皆是朋友的话,要军队干吗?但这是最理想的状态。当战争避免不了的时候,也要有“好谋而成”的智慧。“始谋而定”,先有谋划,才可以做到准确周备。“谋定而后动”,有了准确周备的计划,才可以行动。(8分24秒)
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显示出怎样的道?结合自身,剖析一下与之相反的行相,以及如何对治。
古为今用: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传统,因为我们有刻在骨子里的爱好和平的文化。我们的祖先发明了火药,却用它制成了礼炮,而不是发动战争的武器。回到当前,习总书记曾经讲过两个大局,一个是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这过程中,我们面对更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却秉承和平发展、和平崛起的理念,尽最大可能避免摩擦,避免战争。虽然如此,也要有“好谋而成”的智慧。现在我们凭借自己的勤劳和聪明才智,依托科技的力量,研究并制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但大国重器,只为和平,不为争霸,不为侵略。这是我们祖宗的教训,这是我们的文化血脉!
所依三:
《论语商》上说“临事二语,此是千古圣人兢兢业业之心肠”。这是圣人对我们的诤诤教诲!他讲“仁”,也必定讲“知”,必定讲“勇”。
对于仁、智、勇三者,孔子曾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路好勇,却将圣贤经世之学与心性之学看作两端,不能融会贯通,故质疑颜回的心性之学,能否用来行军打仗。殊不知,孔颜心法贯穿于行道的全过程,它是灵魂和核心。只讲仁义道德,不讲智慧谋略,不讲勇猛强悍,怎么能称作是“仁义之师”呢?10分32秒
喻:春秋争霸,宋襄公带兵与楚国作战,因为楚强宋弱,手下劝他不要与楚国作战,他却认为宋国是“仁义之师”,怎么打不过楚国的“不义之兵”呢?在战斗过程中,楚军自恃人多,不惧白天过河,手下将领劝襄公,乘楚军过河时,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襄公却认为我们是“仁义之师”,不能乘人之危,这有违仁义。在楚军上岸后,还未摆出阵势、稳住阵脚时,手下将领劝他乘机攻击,襄公却认为,趁别人不备时攻打别人,非仁义也,别人是会取笑我的。待楚军上岸完成所有排兵布阵,大军压阵时,宋军溃不成军,全军覆没。宋襄公的“仁义之师”,无智无勇,最终落败。宋襄公的“仁”,因为无智无勇,不能称之为“仁”。同样,子路示现的“勇”,无智无谋,也不是真正的“勇”。
“子行三军”只是一个譬喻而已。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养成“惧而好谋”的习惯。12分08秒
所依四:蕅益大师说:“‘临事而惧’,从戒慎恐惧心法中来。‘好谋而成’,从好问好察,用中于民而来。不但可与行军,即便可与用行舍藏。否则白刃可蹈,中庸不可能矣。”大师运用《中庸》上的教诫将“惧而好谋”的内涵作了拓展延伸,使之得到升华。“戒慎恐惧”,出自《中庸》——“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这是“心法”,是心上的用功。就是君子在自己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也要心存敬畏之心。天道、天地轨则、善恶因果、人伦秩序,不管你是在众目睽睽之下,还是在一人独处,它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13分16秒
所破:平时我们悠悠泛泛,大事小事无畏惧之心。难道说我们做事都是不够用心的吗?似乎我们也有很多用心的时候。但我们的用心,是更多地去关注事情的成败,不太关注自己的起心动念是善还是恶,特别是不太用心地去关注来到我生命中的每一个人。我们太关心事情的成败,未曾关心自己内心的成败,把自己的心忘了、遗弃了。如果事情成功了,而抱怨指责他人的心更加炽烈了,贡高我慢心更加强烈了,发心利他的心下滑、退失了,那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努力算不算是成功了呢?所以,对于我们内心的善恶更要有畏惧之心。14分18秒
所依五:“好谋而成”的特征,蕅益大师说是源于“好问好察,用中于民”。这句话也出自于《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这段话赞美舜有大智慧,能够好问好察,执事情的两端而用中。“好问好察”是学习的态度、善思的习惯,是成己之学,内圣之道。“用中于民”,是用中庸之道来教化众生,是成人之学,外王之道。所谓中庸,就是掌握善恶等事情的两端,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不断地去学习内圣外王之道,才能在行军打仗,乃至一切事情之上,做到“好谋”,且“谋其成”、“成其道”。15分32秒
总结:蕅益大师最后说,《中庸》上这些思想,不但可用于行军打仗,而且贯穿于“用舍行藏”之道。不掌握这些深邃的内涵,“白刃可蹈”,就是非常锋利的刀子可以踩下去,但中庸之道却很难实行啊!
蕅益大师引用《中庸》来点示本章内涵,有拨云见日、开迷破雾之感。孔子与颜回谈“用行舍藏”,其实是在说一个非常深刻的中庸之道。直率的子路用“子行三军”之喻,示现不达中庸之道、偏执于一端的错误现行。孔子顺势而为,借批评子路之机,告诉我们达中庸之道的下手处——“惧而好谋”。大师将“惧而好谋”的特征,引用《中庸》上的教诫来作解剖、点示、警戒,使本章所要诠释的思想,境界全出。孔子与弟子之间一段看似十分普通的对话,却诠释了孔门心法中最深邃、最智慧的部分——中庸之道。难怪孔子一直高推颜回,说“用行舍藏”之道,只有他与颜回才有。虽然中庸之道高深莫测,但最高深的道,一定包括在行军打仗等所有具体的事情中,它的下手处一定是亲切而实在的。这是圣贤及祖师大德们既仁爱又智慧的地方!17分23秒
(注:文字部分为讲师手稿,与音频稍有出入。)
思考题:
1.儒家对战争的态度?
2.“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显示出怎样的道?结合自身,剖析一下与之相反的行相,以及如何对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