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这两天又给谷粒组装了一辆自行车。算起来,他现在已拥有六辆“小车”。有自己买的,有朋友送的,也有买奶粉送的,大大小小不同类型的车具,也占用了不少“停车位”,这还不算其他迷你的玩具车……
相比之下,我自己的孩童时期就寒酸许多。唯一算得上玩具的还是挺大年龄时,姐姐给买的灰色小熊猫公仔。至今犹记得和堂姐妹们一起架着它全村溜达的场景,虽有明显的嘚瑟,但心里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心是好,仿佛要事先避免“有什么了不起得”的说辞。
那天和他说起“幸福感”。幸福是很主观的东西,并不来自他人的客观判断。经常带谷粒去玩、去吃甜点,不时会有“谷粒好幸福”的感叹。其实,那只是我们自己觉得很幸福,这里面有很大部分是来自对孩童时缺失的体验的弥补。对于谷粒,这些似乎只是平常,倒是可能让他以后更难获得幸福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施于人。面向社会,我们或许很容易做到这些。反而对身边的人、对亲爱的人,常常“关心则乱”,或盲目,或麻木,在与人待己中失了分寸。这不是要诟病一些行为,只是现实往往就是如此。知行合一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不知不觉还属多数。
作为九零年代前后出生的人,我和他虽然成长环境有着很大差异,接受的教育却相差无几。如今,在这个几乎全新的时代,我们有了谷粒,虽然秉持言传身教的宗旨,却也不得不重新系统地思量思量关于教育的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