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月,洋县之行一一

三月,洋县之行一一

作者: 夏花_d043 | 来源:发表于2023-03-15 00:21 被阅读0次

    由市政协组织,就《明代廉吏姚诚立故宅》保护提案赴陕西洋县的调研活动日前成行。作为姚诚立故乡的一名新村民,我有幸参加了期待已久的洋县之行。

    有史可查,陕西汉中的洋县,是明万历进士姚诚立主要的"活动场所",也几乎是这位远年"河东之子"的第二故乡了。如果说安邑、潞村、运城,及杜家村这些地名串成了姚先生的初始人生线路,那么,之后他的仕途、事业、功名,或者说他的好男儿志在四方的人生主轴线,重要"路标″,在洋县。

    洋县,势在必行。

    许是命运的安排,或者洋县百姓的福气,才有姚氏祖孙两代先后在洋县为官18年的缘分。而且,身处异乡千里为官的他们,在洋县业绩卓著,廉政勤政,赢得了极好的口碑。也才有洋县庶民"比宋韩忠宪父子知洋州故事"建"袭美堂”的做法,为姚家祖孙修建了"继美亭”以示垂范,并由与姚诚立同科进士的杨明盛撰写碑文,"立石以记″。

    亦一段"秦晋之好″的佳篇别章么?难能可贵。

    六个多小时的行程,当我们一踏上洋县的地界,就感受到负责对口接待的洋县政协同志们的热情,和对这个提案的重视。同行的车上,两地同志即开始了提案的交流和热议。他们操着地道的陕南口音如数家珍地"翻译"了当年姚氏爷孙两代在洋县的政绩:兴修水利、修蔡伦祠,编印《谕洋民家训》、《作民要诀》。

    "祖孙俩为官清廉,很有功劳,按现在的话叫: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而且,姚诚立千里赴任到达洋县的那天,当知道他是姚如松的孙子,百姓们很动情,自发欢迎的场面现在都觉得感动。也就是志书记载的:百名皓首父老扶杖跪迎,姚感慨涕零。

                (一)

    遵从安排,我们一行首先对当年"洋县国立七中"原址进行了考察探究。

    怎么回事呢?

    原来抗日战争时期,在运城与洋县之间也发生了如当年燕京师生们被迫南迁,建立西南师大的"南渡北归"之壮举:一群乳嗅未干的学子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翻山越岭,一路跋涉,止步于当年的陕西洋县。并在洋县人民的帮助下成立了临时学校:国立七中。


    前前后后十多年,陆续接纳了以运城为主的3500余名学生,以"流亡学校"的形式完成了学业。所谓"诺大的中国竟然放不下一张安静的课桌"。

    至1952年,特殊的使命完成,学校迁址,回到运城。

    也一份小版的"南渡北归″之复制么?

    更情趣的是,这次大规模西迁行动的当事人、见证人之一,后升至国立七中一分校校长的董炽昌,其儿子正是我们一行当中的一员。当年,他出生于洋县,成长至7岁,才随父亲回到家乡运城。

    时光荏苒,此时那景,已逾古稀之年的董同志一路兴奋,也算是故地重游,满足了他重温童年时光的心愿。

    机缘巧合还在于,当年的国立七中一分校的校舍在洋县的明代"智果寺"遗址,而智果寺正有一处先贤姚诚立的痕迹,也便成了这次调研的一站。

    只是在想,不知道非常时期这些出门在外的既学又玩中成长的一茬又一茬的孩子们,是否感知和领受到了先他们而来的家乡先贤之教诲。

    无疑的是,我们的姚进士面对这些来自故土的孩子们当是一番百倍眷顾的眼神。因为那已被我反复吟咏的《宿智果寺》,始终在凝望着家乡的莘莘学子。


    虽然,解说员的口中典故叠加,传说"喋喋",却置身于这尊已显得"白发苍苍"模样的落寞的智果寺,夺我目者仍然是《宿智果寺》。

    不错,500年了,他依然"健在"。来或者去,他"就在那里",他律诗四首的石碑之真迹,就在那里一一

    "汉江东去抱城流,高阁空含物外秋。僧舍不关花雨乱,禅心常定钵龙游。尘根谁识功名薄,宦海难同心事幽。安得远公来接引,谈经时过虎溪头。″

    远年的老乡党啊,今天,又一批娘家人来看你来了!此时那境,这人那诗,别有一番滋味在"两端″啊。

    来不及稀释去方才的感伤,马不停蹄,我们一行又开始了实地参观考察姚家祖孙俩在洋州兴修水利为百姓造福的溢水堰和土门堰遗址。

            (二)

    虽然,这些本可触摸、可视觉的堰体已被500年的岁月长河冲刷得有些"语焉不详"了,却站于那址那境,那寂寞到有点颓废的顽石上,我们这些穿越时空的人,仍然是抑制不住老乡见老乡的激动,又一次眼眶湿润了。


    可以想见,那时置身汉江流域,"流"出来的洋州,水系多么发达。于是,一边是丰饶,一边是水患。这不是在难我的老乡他们的父母官吗?

    每一次汛情,每一次"锅满瓢溢"的洪水肆虐,每一次百姓农田、房舍,甚至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无不是在为难我的老乡他们的父母官。于是乎,才有姚家祖孙先贤如李冰父子治水的模样一一毫不犹豫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修堤疏渠的"主体″责任,"践行"他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品德。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知县姚诚立捐俸金百余两,倡修石堰以为长久计:推去积沙,巨石为底,上累条石,涂以石灰……高可及肩,长则亘河。其下流处预防冲激,多置圆石木闸。其外,贾峪中流,留龙口一十二丈,渐低其半,以泄涨流……"

    请弯下腰来,躬身去摸一摸脚下的这些巨石吧,如果你的神经末梢还没有麻木,还能够细腻分辨敏感反馈,总当是能够感知到那些战天斗地的人们,那些黄昏里亲躬的影子留下的余温吧。

    而那些还历历在目的,当年修拦河坝在巨石上所凿的一个个坑穴,犹如炯炯的历史回眸,在看着我们,也似呢喃有语于故乡人。

    终于,百姓的生命安全得以保障,数千亩农田得以灌溉,庶民的饭碗握在自己的手里。

    如此壮举,亦洋州版本的"都江堰"乎?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三月的洋县,油菜花遍视野,清香扑鼻,与一些不知名的花花草草一起,为冬眠初醒睡眼惺忪的娇娘补了第一次妆。

    忽的,天空掠过几只飞鸟伴着鸣叫声,惹人抬头仰望。

    一一快看,那是什么鸟,好大,好美哟!

    一一那个呀,先卖个关子,给你们留一个"梗″,答案明天揭晓。

    微笑中的文史专家肖同志,无疑是个段子高手,把我们的胃口一下子吊起来了。谁又能料到,美女无意间的兰花一指,竟然是惊鸿一瞥呢。

    虽然时近黄昏,清澈的旷野仍能感受到当今洋县天高任鸟飞的意境。

          (三)

    时间来到第二天,驱车20里,我们一行被拉到洋县的著名景点:蔡侯祠。


    "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排行榜第七的蔡伦吗?东汉造纸发明家的龙亭侯吗?也居然,与我们的姚诚立同志有所瓜葛。如此,与公与私,我们不能不拜谒了。

    在任时,姚知县"将城东关三公祠(蔡伦、原杰、吴道宏祠)中的蔡侯祠迁至龙亭蔡伦墓前重建。"

    难以想象,500年前的那时,我们的姚同志仅仅6年的任内,却要去做一件一时半会未必产生经济效益的文化投资。

    只有一种解释:他对知识、对科学、对文化的尊崇,早已有了超乎寻常、超现实的意识,和满满的提前量。按洋县人的说话习惯,这叫:胸有成竹。

    谁言纸薄,尺幅千斤,承载山河岁月;何谓功高,瞬间万世,穿越宇宙时空。

    讲解员动情地讲解,再次让我们惊骇,使我们感动,感动于古中国的四大发明,尤其蔡侯纸的发明,对推进世界文明文化发展的巨大作用与意义。

    第二天,第二天又怎样?那个"梗"呗。

    但是,先开研讨会。

            (四)

    会上,双方的专家们严谨科学的人文史学辩证的态度,让我这个外行肃然起敬。

    几经热论,跌宕起伏,终于到了增进友谊,互致感谢,"我在运城等你"的抒情环节了。同时,也揭开了让我耿耿于怀了24小时的那个"梗"。

    原来洋县,而今已成闻名遐迩的朱鹮之故乡。却被孤陋寡闻到知耻近乎勇的地步。

    1981年5月,中国鸟类学家刘荫增经过多年考察,终于在陕西秦岭南坡的洋县境内发现了世界上唯一幸存的7只野生朱鹮。

    一石激起千层浪,也一时惊艳了世界。

    可欣慰的是,经过四十年的保护和培育,而今这个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数量已增至数千只。

    原来如此!其时,当晚已有同志猜到了答案,但我们依然装模作样地抱着那个"梗"睡觉。商量着让这位洋县才子肖同志为他的"梗″付出些代价:请大家看朱鹮去!


    终于是要说再见了,依依惜别中,望着这些因为我们的到来,足足热情了两天的洋县同志们,忽然心头有一种"走亲戚"的感觉。

    何止是感觉,已然"一家亲"了呢。

    其实,500年前我们已经是亲戚了。

    那时,我们的乡党姚氏祖孙俩凭着牛车、牛背,甚至手脚并用的功力,翻秦岭,走傥骆,舟车劳顿,怎么也得搭上个把月的疲惫吧。

    如果没有那种走亲戚的劲头支撑,稍有迟疑都可能调转马头,打道回府。

    如果不是一家亲,何有千里迢迢"父母"官,何有后来的继美亭。

    如果不是亲上加亲,又何来"忽闻岸上踏歌声。″的别离之情。

    "我所说的汉江和你所说的汉江肯定不同

    我所说的汉江有十八条支流,

    有无数的繁星、蛙鸣和款款而来的夜鸟

    栖息着《诗经》里的长短句……"(肖建新)

    而我们此次的洋县之行,不正是寻着汉江的"第十九条支流″一一先贤"二姚"为运城和洋县之间凿开的面向未来的人文之运河,而来的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月,洋县之行一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mk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