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短说“察其所安”

短说“察其所安”

作者: 江户川柯镇恶 | 来源:发表于2022-01-21 23:02 被阅读0次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

【李泽厚译】孔子说:“看他的所做所为,观察他的由来始末,了解他的心理寄托,他还能躲藏到哪里去呀?”

【傅佩荣译】孔子说:“看明白他正在做的事,看清楚他过去的所作所为,看仔细他的心安于什么情况。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这个人还能如何隐藏呢?”

……

百度了这段名句,果然各人理解各有不同——毕竟各有所悟,见己之所见,犹如众武林高手在阅读侠客岛石洞壁上《侠客行》。但毕竟石破天不常有,各取所需便好。

而我只是利用了现代互联网的便利,采众人之长,却又取己之所需,简单的拿来主义罢了。

就简单的选择了上述两个翻译,虽然有点差别,但都是讲如何看透一个人。

《增广贤文》里面讲:“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其实是对“子曰”一个无心的反驳。

然而,《增广贤文》讲的,是“守”,毕竟人性难识,不得不防,以保护自己为前提。

《论语》里讲的,则是“攻”,看人识人,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

现实当中,普通老百姓还是处于“守”势的多,能够“察其所安”的,不仅要有能力,还要有一定的高度——识人善用,才是“攻”势的目的。

最最难的,是“察其所安”,也就是“知心”。心托何处,如果不是掏心掏肺,要想通过蛛丝马迹觉察到,不容易。

有的人毫不掩饰自己的梦想,或者野心,敞亮,周围的人,来则来去则去,不在乎。

有的人心思缜密,忌惮自己被人看透识破,隐匿真实的自我反倒成了一种自我的形态,这种人也不乏野心者(褒义),但也有不少是有苦衷的——为了生存,只能与他人同流(未必是合污),一同喊口号,一起伸出右手指向前方。

人有时是独立的,有时却又身不由己、言不由衷,最终可能只能做到内心的独立——这已然难能可贵——都要“知其不可而为之”,需要太多的割舍,在这里我只能表示佩服。

还是处于“守”势吧,看透不说透,更何况自己也没这个看透的能力。自己的“所安”似乎才察出那么一点着落,哪还有功夫去察别人?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相关文章

  • 短说“察其所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 【李泽厚译】孔子说:“看他的所做所为,观察他的由来始...

  • 察其所安?

    我是樊登读书的伊姿,这是我的每天一篇文章之第329天,学习《论语》第五天。 学习《论语》的每一天,其实对我来说也是...

  •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做人还是需要低调一点

    凡是皆有因果,就不存在什么没有逻辑和踪迹,没有原因的结果。 孔子察人有三术:“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说的...

  • 为政第二1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视、观、察,层层递进。 所以,...

  • 感悟《论语》(2.10)//(二十六)知人识人的方法

    【为政第二】(2.10) 【原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庾哉?” 【译文】 孔子说...

  • 精读《论语》之26:人焉廋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为政第二) 大意是: 孔子说...

  • 《论语》每日一读26

    《论语·为政篇》10 【原文】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庾哉?人焉廋哉?” 【大意】孔子说:“先看...

  • 《论语》杂想‖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孔子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篇》,翻译过来即:孔子说:“(要了...

  • 孔子教我们三步识人

    《论语》 为政篇第二 (一〇)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释义】 孔子说:“...

  • 2.8孔子三步观人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孔子说:观察一个人品格的方法,通过视、观、察三层递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短说“察其所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myh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