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无声告白~评

无声告白~评

作者: 木筱嫣 | 来源:发表于2018-06-23 14:32 被阅读0次

    “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题记

    《无声告白》,告白源自一个开篇就死了的女孩莉迪亚。莉迪亚是家庭的核心,维系着自卑的父亲、梦想破灭而归家的母亲、幼小的妹妹和热爱天文的哥哥。作为核心,也因此承担了过多她这个年纪不该有的压力,所以堕入黑暗的深渊。这个纽带最终断裂。

    ——有一种逼迫叫做小心翼翼地期待

    詹姆斯和玛丽琳深信,莉迪亚定能实现他们的梦想,所以他们把未实现的梦想全都压到她的身上,而且做出是她自己选择的样子。虽然表面上问了她的意见,但实际上,他们已经用小心翼翼的眼神和期待的目光逼迫莉迪亚做出自己不愿意的选择,逼迫她做出开心的样子。

    但是,莉迪亚的内心却知道这不是她自己的期待!而这份痛苦其实又是多少“乖孩子”内心的挣扎,又有多少人早已经麻木到毫无知觉,完全相信或者说机械地投入这个自己编织的“乖乖宝”的谎言?宫崎骏的《千与千寻》里,到了岛上的人会很快忘记了自己的名字,也就会很快忘记了自己的一切,最终变得不再是自己。而对于莉迪亚来说,她心中最开始时的期待就是她在人生孤岛上的“名字”,在父母小心翼翼的目光中,莉迪亚明媚的眼眸一点点黯淡下来,嘴角的弧度也一点点添上伪装的痕迹,最终彻底“死去”,除了心底依稀的挣扎,变得不再是自己。

    内斯作为莉迪亚的救命稻草,理解妺妹的苦闷,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嫉妒。在他阐述自己对天文学的热爱时,父亲因为自己的经历,却总要求他融入社会做一个普通而平凡的人,最终他决定离家去追寻自己热爱的天文学。莉迪亚紧紧握住的救命稻草也因而并没有产生作用,无法救助她,甚至有丢弃远离她的嫌疑,更将莉迪亚推向了黑暗的深渊。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就这样,莉迪亚因为父母长期不断的逼迫,再加上觉得得内斯想要抛弃自己,最终投湖自尽。在那个月光如雾的夜晚,她眼神迷蒙,走向了湖水的中央,仿佛多年来不会游水,就就是为了这一时刻。这让我想到了塞纳湖畔的那位无名少女,那位至始至终都带着永恒微笑的少女,她终于摆脱了他人的期待,第一次找到了真正的自己,可惜这也是最后一次了!而这长久的微笑与可爱的莉迪亚多么相似啊!莉迪亚眼中的光芒何不是在嘴角虚伪的弧度中一点点磨灭的呢?

    ——“莉迪亚死了,可他们还不知道。”

    这里的死很显然指的是莉迪亚内心的绝望与痛苦。没有人在意到莉迪亚的反常,也许她眼底的苦闷已经是大家眼中的常态了吧!也许正是一开始到现在维持的常态让大家逐渐认为这是正常的表达方式,让大家认为莉迪亚是愉悦的。或者说内心知道,但是却忽略莉迪亚的期许与诉求。这种绝望时莉迪亚内心的冰冷和“死亡”。

    ——至死也未被理解的悲苦,大概是“莉迪亚”心灵的又一次死亡。

    莉迪亚的尸体被发现后,她的父亲内疚不已而放纵自己,母亲则心怀报复。内斯觉得隔壁的坏小子杰克铁定脱不了关系,蓄意报复。没有一个莉迪亚的期待者了解她真正的悲苦与绝望。这大概也是“莉迪亚”难以释怀的悲伤了。

    只有莉迪亚的妹妹汉娜看得一清二楚,尽管她是处于一个懵懂旁观的状态,又或者说正是这种状态让她对此一清二楚。她知道杰克与莉迪亚的真正关系,知道内斯的愤怒,知道杰克真实的内心,知道玛丽琳的疯狂,知道詹姆斯的自卑,知道莉迪亚的疲惫和死亡,知道几乎一切事实。作者也通过汉娜的角度让我们充分体会到这种交织的矛盾体验。从似乎懵懂而又有异常睿智的汉娜的角度,读者从一个漠然的旁观角度感受到深厚的人生哲理,似有所悟。

    读完《无声告白》的人,也许会像我一样陷入心中百味杂陈,不知如何表达的境况。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每一个人,每个人好像都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而这正是作者的笔力,因为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复杂而难以一笔决断的。

    其实,蒋勋说过:“母爱有时候也是一种暴力,尽管我和我的妈妈很亲,但母爱有的时候真是暴力,因为她不知道这个爱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多大的负担。爱意过浓,束缚太多,接近近暴力。”

    也许不仅仅是母爱,也不仅仅是亲情,所有期待的目光确实会是最无声的压迫,甚至比有声有形的逼迫更为有力。所以正像作者说的,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而我们也不该向他人施与过分的期待与压迫,正如我们不希望自己遭受到的一样。

    2016年某日作,后略修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无声告白~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nr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