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语里,英国的约克与美国的纽约,泾渭分明。前者英文拼写为York,后者New York。New为“新”。就是说,纽约是新约克。我是拄着汉语拼音的拐杖才走近英语26字母,以上拼写与理解,费老劲却光荣、正确:1626年,荷兰人在北美低价买下曼哈顿岛,在河口建起贸易区,称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被英国人夺占,改名新约克。
我英国游的第三站是约克郡。行程仓促。前一晚从剑桥赶来入住,第二天走马观花大半天,就又走在离开的道路上。约克沧桑,建城近两千年,历史地位显赫,被称为“上帝之郡”。否则也没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傲娇:约克的历史,就是英格兰的历史。
短暂逗留约克,攀爬了约克古城墙,行走了约克肉铺街,近距离左右端详了约克大教堂。约克大教堂是英国最大哥特式教堂。教堂里的彩绘玻璃全球最大。没有深入,既是不想花钱,也能避嫌。国内商家都懂,年末促销,不能扯那个洋节的虎皮做大旗。肉铺街上,没有挂着羊头卖猪、羊、牛肉,或鸡、鸭、鹅的肉禽店。狭窄街巷里排起长队的,是要交换灵魂的哈利波特粉。导游说,这条街是电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哈利波特系列故事里,有交换灵魂情节。实不相瞒,我一大把岁数的糟老头,迟钝、迂腐,之前没与哈利波特、奥特曼等套近乎,今后也不会、不能,也不想再与他们拉关系。对不住导游,我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文言语是姑妄听之。但我听进了导游讲的另一知识点。约克在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欧洲大陆罗马人,北欧维京人,当年进军英伦三岛时,都在约克登陆。电视剧《三国演义》插曲唱出了今日之约克: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说是巧合也行,或许更应成为必然。有话好好说,不能动辄打打杀杀。
伟人教诲过,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可我脱离不了低级趣味。我提议体验英式下午茶。导游劝我打消念头,喝次下午茶不易,人均花费约20—70英镑,且需提前预约。果不其然,叫不出名的大街上有家叫不出名的“茶馆”,店前车水马龙,店内高朋满座,茶客还自顾自地细斟慢饮。我与伙伴先后排在队尾装逼,装要进店喝茶的富态、惬意,拍照留念。我们互相打趣:有图为证,他们贫困潦倒,喝口茶解乏都得排队叫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