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39385/8359f67281322850.jpg)
不懂政治,也对战争题材的电影不感冒,朋友推荐,看了开头就想快进,一大群议员在吵架一样开会。就当补补历史课,练练听力吧,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谁知,看到丘吉尔当选首相,目不转睛了。电影就像人一样,一开始可能对其无感甚至讨厌,随着认识的加深,喜欢了。
最黑暗的时刻孕育着最明亮的星星。丘吉尔无疑是二战历史上的明星之一。他的丰功伟绩,他的才华横溢,他喜怒无常,他的幽默风趣,他的杀伐决断,他的爱国信念,看他自传比看这部电影更立体,更不用说我这篇小小观后感。无需我赘言。
我只说感动我的细节,还有搞笑的地方。
最搞笑的莫过于张伯伦的手帕了。张伯伦是上议院的马首,他的人看他的手帕行事。若放在膝盖上不动,则表示不支持对方,若拿起来,则支持。是不是觉着民主很虚伪?少数服从的不是多数,而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
张伯伦表示支持后,丘吉尔说的一句话也很有意思:那些不改变自己心意的人什么也改变不了。改变,由内而外。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9385/81ff8c4f0c6387ed.jpg)
他们两个人,代表两派:一派坚持反抗,要胜利。一派坚持谈判,要和平。冲突矛盾不断,又由于丘吉尔家庭背景,个人不良生活喜好,得罪人的性格等,受到了不少排挤,外界又有周边国家投降的消息不断传来,在敦刻尔克的全国核心兵力四面楚歌,求助美国无果,他自己也动摇了。
政敌说:你不能光靠嘴皮子打胜仗。丘吉尔在想:考虑谈判是不是我作为首相的责任?
这个时候,国王给了他支持,人民给了他支持。地铁上的对话很感人,小孩子也说永不放弃。但是,他们看到丘吉尔的表情是不是太夸张了,像看见上帝一样。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9385/56e095ce73c2d62b.jpg)
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往往站着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她直接指出他的粗鲁,想让别人像她一样爱戴他,她庆祝他成为首相,也坦白自己和家人都接受了这样的现实:在他心里,家人永远排第二位,在人民的福祉后面。她催他睡觉,因为他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他也能在彼此吵架吵得震耳欲聋时立马温柔似水,逗她开心。
就像这样,不需要是超级英雄,不需要是白马王子,可以倾诉,能懂,便好。
电影开始的演讲,中间的广播,最后的演讲,都是历史名篇,也是学习英语的绝好素材。有兴趣可以找来读读。就像影片中美丽的打字员说丘吉尔的一样:没有人像您一样善于组织语言。一句名言分享如下:成功不是终点,失败不是致命点,重要的是前进的勇气。
尤其是在至暗时刻,孤立无援时前进的勇气,那需要背水一战,破釜沉舟。因为可怕的不是黑暗,是看不到光的绝望,此时,只有信念,粉身碎骨也不放弃希望的信念,才能支撑肉体坚持住。
俗一句: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