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流量思维的生意可以用一个句式来描述:流量×转化率。 - 草稿

流量思维的生意可以用一个句式来描述:流量×转化率。 - 草稿

作者: 道承唱古文 | 来源:发表于2023-01-02 08:40 被阅读0次

一家教育培训机构的负责人,

聊起教育行业的增长模式,

一致认为其基本上都在朝着死路走去。怎么讲?

该机构主要的获客方式是在百度通过付费获取用户信息,然后通过电销模式做转化。

如果在百度获取一条信息的成本是80元,电销的转化率是10%,那么一个付费用户的获客成本就是800元。该机构的线上教育产品的售价大约是3000元,扣除聘用老师的成本后,似乎是一个蛮赚钱的生意。其中最关键的业务环节就是投放效率的提高和电销团队的管理。业务目标是每月的业绩跟投放额成正比。

这听起来似乎不错,却为什么说是在朝死路走去呢?这其中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家机构是一家教育机构,但这样的增长模式让它变成了一个销售公司,只不过商品是课程。而这家机构的创始人,每个月没有几天时间在关注学员交付和课程研发情况,而是把精力都放在广告投放和电销团队管理上,长此以往公司的“味道”都变了,发展也定然会出现问题。

第二,在向流量平台投放广告的同时,也向对方释放了一个信号:可以涨价。所以,即便在某个阶段通过流量获取了利润,流量的成本也会快速上涨到能“吃掉”利润的地步。据我了解,目前在线少儿英语教育类产品的单产品获客成本已经高达10000元左右,基本很难赚到钱了。

这就是流量思维。

流量思维的生意可以用一个句式来描述:流量×转化率。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如果流量不能与业务本身耦合,仅仅如流水般“来了就走”,那流量就成了海水:渴了想喝,越喝越渴,直至死掉。

这不仅是教育类公司,也是所有用流量思维做生意的公司的痛点。那有没有“解药”呢?显然是有的

思考一个问题:

到底是人需要产品,还是产品需要人?

实际上我们在应用流量思维做生意的时候,往往是产品需要人,

但正确的逻辑却应该是人需要产品。

从产品需要人的角度做流量,无非是完成用户触达而已,

而从人与需求的角度出发,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每家公司都应该逐渐把思路从流量运营转变到留量运营上来。

真正把用户看作有血有肉的“人”,和他们沟通,和他们做朋友,让他们参与到产品的每一次迭代中。

想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给整个运营行业的状态带来一点改变。

流量为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广告投放预算不会从天而降。让来的用户留下来,才是接下来5年,甚至10年内整个互联网行业需要深入思考的课题。

留量池与AARRR模型。AARRR模型包括拉新、促活、留存、转化和裂变环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量思维的生意可以用一个句式来描述:流量×转化率。 - 草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uhc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