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好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作者: 读书灯下 | 来源:发表于2023-09-21 13:07 被阅读0次

近日看到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古代文人,大多有悲秋情结,悲秋尚可理解,因为秋风一扫,落叶凋零,萧瑟之感顿起。可为何,在此之外,还有“伤春”一说呢?

伤春,是因为美好的事物消逝。春回大地,草绿树茂,花开百色,那么多美好的事物在这个季节绽放,可春与花期又是那么短暂——稍纵即逝。所以,春去,也让人伤怀。

于是,诗词中随处可见对春光逝去的惋惜,对百花凋零的悲叹: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诗海移步,太多太多伤春之句,令人不忍猝读。

每每读到这类诗句,再联想起易逝的春光,总不免被带入情境,惋惜一番。可也不要忘了,春时虽尽,更郁郁葱葱、更加热烈的季节就将来临,所以,很该收起这般悲叹,振作起来。

钱起所作《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诗题已点明时节,即为百花凋零的晚春,诗首句也不出所料,写道:溪上残春黄鸟稀。“残春”“黄鸟稀”给人萧疏零落之感。

可他接着写“辛夷花尽杏花飞”,辛夷花落尽,片片杏花又飞落芳尘,仍有百花飘零的即时感。

然而,后两句,诗人并未继续写春光如何珍贵,如何易逝,如何值得惋惜,而是宕开一笔,写窗前的绿竹: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春光虽然匆匆,但窗下的幽竹却分外值得怜爱,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不改清阴”,以前面“春光”“黄鸟”“花飞”的“改”衬出幽竹的“不改”,更显示出其不畏春残不惧霜寒的高洁品质。

古今世事多流变,能始终“不改清阴”,无论人或事,都是值得珍藏的品质吧。

相关文章

  • 12.2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 我是马文才,不爱祝英台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 想要被历史记住,无外乎有两种途径:要么流芳千古...

  • 不改清阴待我归

    暮春归故山草堂 唐·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故山草堂,乃钱起...

  • 读诗 | 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刘长卿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

  • 《暮春归故山草堂》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大历十才子”钱起的这首诗,通过春、黄鸟、辛夷花...

  • 五绝·空椅盼归

    风吹帷幔动, 窗下摇椅空。 翁归塞外去, 中秋始回程。

  • 春夜闻雨,思院中丁香葳蕤故有此感

    春雨阑珊夜更清,丁香幽蔓入户庭。 爱学竹山僧庐事,细听檐前流珠声。

  • 七律·凝望

    凝望 身染红尘夜染霜, 芳华冉冉逝青黄。 幽云借雨思方落, 碎步收声泪始藏。 风恐临窗勾往事, 音怜入曲解...

  • 隆冬归故年丰家

    道口冬雪人烟稀,夕阳光散升白灯。 始怜青砖锈窗下,尽散落败盼君返。

  • 浣溪沙•兰

    别样芬芳别样状,何事怜夜小钩窗? 不解清艳为春风。欲说还休却独香, 略取幽芳到水江,雨落春泥自清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句|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vn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