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约了给那人去医院复查,预计住院三天,其中前两天为检查,最后一天做维护治疗。
我五点就起床开始整理东西,毕竟有两个晚上要在医院度过,两个人吃喝用度都得备着点。简装出行是肯定的,但简装归简装,该带的一样少不了。
首先当然是住院需要的手续,这些早就准备好了,放置在专门的地方,那人昨晚拿出来检查了一遍后,又重新装好了。其次就是那人住院必须要带的东西,比如衣服,穿什么拿什么都得提早安排,现在天气还不稳定,温差大不说,还反复无常,薄的厚的计划着穿才能保证又方便,又不至于受冷受热影响身体,影响心情。那人身体弱,加之要治疗,更是要注意勤加减衣服,以防感冒,因此他的穿衣我还是很操心的。这个也在昨晚基本安排好,不用我早起在准备。还有就是住院要带的日用品,饭盒,洗涮用品等。这个尤其洗涮用品只能早晨统一装,一方面考虑便捷,另一方面还要考虑包的空间利用。也是我今早起的主要工作。再有就是要带的水果零食等加餐的东西,提前无法早做准备,只能今早一一装进包。这些对一般人来说也许不重要,但是对大饭量的那人却是最主要的一项,他说医院的饭他吃不饱,全靠零食加餐呢。
安排清楚那人的一切,轮到我自己的生活用度也得准备一下,衣服以方便加减为目标,以舒适耐脏为原则,基本都在昨晚已定下,今早只需换上就行。另外就是两人起床后的被窝,换下来的衣服等也得归置到位才能安心出门。
五点起床,六点出门,一个小时收拾妥当,由于那人到医院要抽血,我们没有吃早餐就出了门。走的时候带了鸡蛋,牛奶,水果等食物,等抽完血再吃。
好久没有这么早出门了,外面人很少,我们两每人背了一个背包,我又背了个小的斜挎包装手机证件,一路上溜溜哒哒就到了地铁站。好久没有赶过魔都早高峰的地铁了,今天亲测,感触还是很深的。
毫不例外人满为患,甚至有点挤人。照例早高峰的地铁以年轻人居多。他们在拥挤的地铁上形态各异,但深情极为相似,大家都顶着一张漠然的脸,有人坐在位置上假寐,有人站在车里,两眼死死的盯着手机,两手不停歇的拼命扣着手机,有人打游戏,有人聊天,还有人看着短视频。大家都很忙乱,手眼并用根本停不下来。除此早高峰的地铁上还有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有极大一部分年轻人带着帽子,而以将卫衣帽子戴头上的人居多。他们头上戴个大帽子,脸上捂着个口罩,低头看着手机,头发垂下来,外人几乎看不清他们的表情和性别等。之所以说分不清性别,是因为男女几乎同款的深色连帽外衣,外加堵起来的脸,让人根本看不出来是男还是女,更别说认出是谁了。他们不和任何人说话,打招呼等,也拒绝和任何人任何形式的交流,哪怕一个眼神都不想给外人。这种情形让我很是压抑,这样封闭的年轻人,如果再佐以工作学习的压力,家庭琐事的纷扰,心里和精神状态怎么可能正常呢?
这世界怎么了?每个人习惯了包裹起自己,一副与世界为敌的样子,主动的在自己与世界之间搭起了围墙,别人走不进,自己也不愿意出来。我们总说人是群居动物,但是如果当每个人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不在关注一切,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这样的状态呢?
女儿经常和我说他们同事的是,他说有个同事在他们看来是年轻人里最幸运的一个,因为他是公司除保洁行政之外,技术团队学历最低的一个,但是他不知足,常常会出点幺蛾子,不是找同事的别扭,就是在背后说领导的坏话。大家都知道他的情况,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人,只因他应聘的岗位HR和项目经理关系不好,缺乏沟通,HR知道他水,但想给项目经理挖坑,就给了高分,而经理一看分高,就直接要了,总之他就被糊里糊涂招进来了,在同事眼里他是幸运的,但在他看来大家伙儿肯定看不起他,所以他就不断的搞事情刷存在感,令大家很是反感。
我和女儿说:得来容易的东西没人珍惜是个正常现象。在我看来这种人心里主要还是自卑,因为过份的自卑才会自负,而这种自负导致他心里扭曲的事实,是你们这种人无法体会的。
本来是要记录在医院奔波的一天,一个地铁坐得有点跑题了。今天在医院整体很顺,就是办理好入院时,找不到保洁整理床铺,等了近三个小时,下一个班的人来了才消毒整理完毕后,我们才住下来午休了一会。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早半天复查结束,下午休息,我顺便拿出手机完成日更,晚上出去周边溜达一圈,打卡一下武康大楼,也算是不枉来上海一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