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举

作者: 浪浪山大王 | 来源:发表于2023-04-24 00:10 被阅读0次

1

传闻东海仙山之上,有一郭姓老叟。能达人之心愿,法力高深。与天地同寿,老叟乐善好施,乃立教派,名曰“半月”。世人多有所求,故趋之若鹜,不过旬月。信徒已达千人。遂名声远播。一日,一沙姓员外不远万里,求见老叟。躬身一拜,曰:“求仙长教我中举。”

老叟云:“汝心可诚否?”员外曰:“弟子一片赤诚,苍天可鉴。愿献千金。”老叟摇头道:“吾乃散仙,点化有缘之人,岂求钱财?莫要辱我道心!”员外感激涕零,愧疚难当。伏地而拜。

老叟因命弟子抬来一鼎,拂袖道:“汝每日投一金锭入鼎,并苦心研读。必可考中。”员外闻言,大惑不解。求教道:“仙长适才还说缘法,何故索要钱财?”老叟大怒,斥曰:“无知凡人!安敢疑仙?金锭乃是法器,承载愿力。金愈多,力愈强,方可通天改命。”员外大喜,遂每日投一金,苦心研读。四季不断。

2

三载春秋,倏忽而过。鼎中金锭外溢而出,员外果真考中。次年还愿,却见鼎中空无一物。由是敬佩老叟,对仆从言:“仙长果真灵验,我今飞龙在天。全赖鼎中法器。”言罢,又伏地而拜。恰有一五岁稚童经过,目睹此景。大笑不止。员外大怒道:“孩童何故发笑?”

孩童前仰后合,答曰:“吾笑蠢材,亦笑员外。只因员外,实乃蠢材。”员外不解,复问于童。答曰:“老叟言金钱无用,却又以金锭作法。岂非自相矛盾。?”员外道:“可我依法行事,确实高中。”孩童嬉笑道:“员外日夜苦读,猪依此法,亦可高中。又何须金锭?”言罢转身离去。

员外恍然大悟,自语道:“金锭何故消失?吾真乃蠢材!孩童尚能分辨真假,吾多年所学,皆付之东流也。”遂夺门而出,状若癫狂。山下寺庙,一老叟携金而入。摇身一变,化作一三花巨猪,四百余斤。口吐人言。缓缓道:“人之智力,竟不如猪。吾可中举否?”

非人不如猪,人之受骗,乃是欲望丛生。失其本心所致。世人愚钝,却好自作聪明。争名夺利,却入彀中。反不如一孩童,岂非可笑?

(开头附上老叟照片一张)

相关文章

  • 中举

    十年窗下寒, 一朝题名时。 亲朋齐齐聚, 贺子鳌头立。

  • 中举

    阮家村人人都说阮南兴聪明伶俐,又喜欢读书,一定是个状元之才。 被人夸多了,阮南兴自己也坚信有朝一日能成为状元郎。为...

  • 【教学札记】化整为零,合而为一——《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化整为零,合而为一 ——《范进中举》教学反思 《范进中举》节选...

  • 再看《范进中举》

    初看《范进中举》,还是学生时期,在课本上。今天晚上再看《范进中举》,感触大不同。 初学《范进中举》,最为震...

  • 《范进中举》后话——没有背景一穷二白形单影只的范进,是适应环境认

    一、《范进中举》的内容引用和简述 《范进中举》内涵太丰富了。才高八斗的吴敬梓不愧为文坛巨匠、名留青史! 范进中举,...

  • 《范进中举》留白艺术思考

    《范进中举》的留白艺术 《范进中举》中一篇经典小说,选择《儒林外史》,小说通过范进中举前后的对比揭示了封建科举制度...

  • 范进中举

    今天读到了《范进中举》。一位中举后喜极而疯的故事。中举前后差别太大。老丈人胡屠户都看不起他,骂他是现世宝。...

  • 《儒林外史》人人都嘲笑范进,却争相做范进

    《范进中举》,初中课文,反映的是和科举制度的弊端,对人本质的毒害和对人性的揭露。在中举前和中举后邻里邻外对他的反应...

  • 每日点滴文化

    科举考试是朝廷的大事,而中举也是一般士人梦寐以求的目标。中举举人也会得到朝廷的赐花。司马光中举之后,皇帝赐花,他为...

  • 2021-01-04

    《儒林外史》中,最出名的要属范进。 中举前被羞辱成现世报,中举后被吹捧成文曲星。 殊不知,范进中举的转折点,全靠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xxu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