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良相属杨寓,士奇是字号东里。
学者吉安泰和人,侍奉五朝之皇帝。
前后整整四十载,经历凝聚兴衰史。
“三杨”辅佐大明朝,谥号文贞赠太师。
自古人才多坎坷,士奇一岁父命离。
母亲嫁与罗性家,幼童随之改姓氏。
继父忤逆其上司,陕西戍边葬异地。
母子一同回德安,随后流浪作西席。
湖南湖北居江夏,阅历才学具升级。
惠帝修撰《太祖录》,王叔英荐杨士奇。
吏部尚书考文臣,张紞dǎn阅卷定第一。
职位仍属编纂馆,授为王府副审理。
成祖即位入翰林,晋升侍讲为左谕。
身处宫斗善谋划,智高一筹无危及。
指导太子习《六经》,诗歌雕虫是小技。
朱棣率军返京师,询问汉王夺嫡事。
士奇兼顾回答巧,矛盾化解赏封地。
仁宗即位作侍郎,华盖殿里大学士。
进谏减税、脱吉服,帝王崇敬言语直。
兵部尚书又加职,三职俸禄杨去一。
呵护众臣息君怒,醒悟至尊别媚谀。
指出天下之忧患,天灾流民未养息。
宣宗即位权不稳,汉王朱高煦起事。
言有赵王朱高燧,与他同心而协力。
宣宗平定叛乱时,先灭赵王兵未起。
士奇此时又阻拦,提出安抚好建议。
揭发材料符玉玺,交给赵王自处理。
赵王得书喜至哭,连连叫嚷“吾生矣”。
护卫部队全奉献,平息恶战一张纸。
处理交址自治事,年省军费近两亿。
晚年士奇欲致士,体恤百姓有言辞。
免除粮税、田租赋,招抚逃民、惩污吏。
鼓动廷臣荐人才,于兼、周忱被推举。
由盛转衰宣宗崩,英宗九岁是幼子。
宠幸中官是王振,渐渐干预外廷事。
百官不满均被捕,君昏良相难治世。
儿子骄横暴杀人,连累父亲告病疾。
英宗安慰作用小,正统九年睡未起。
政事辉煌文有功,一生主管是编集。
《太祖实录》《仁宗录》,《宣宗实录》更尽力。
《历代名臣奏议》好,《周易直指》《东里集》。
《三朝圣谕》《奏对录》,诗歌三卷展神思。
为官研究杨士奇,左右逢源业超奇。
莫忘文学为余事,再来赏析一首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