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墨海
《共情式对话》:理解是需要勇气和耐心

《共情式对话》:理解是需要勇气和耐心

作者: 人间小书童 | 来源:发表于2024-07-20 16:43 被阅读0次

    很多时候我们会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能理解他人。而当对方说“你不理解我”的时候,我们会感到挫败。但实现理解的第一把钥匙,就是承认不理解。

    人和人之间的疆界是很难打破的,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经验去解读自己和对方。哲学家汉斯·伽达默尔称之为“偏见”,偏见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视阈,从某种程度来讲,没有人能真正做到没有偏见。既然偏见存在,我们就不可能用客观的方式去理解别人的心理,而是必须进入对方整个人的经验里。

    这里的经验包括两部分:过去和现在。“过去”,也被称为历史;“现在”,也被称为情境,也就是“设身处地”。一个人是嵌入在一个具体的环境中的,所以,如果要理解一个人,就要了解他所处的情境,他每天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接触的人、经历的事,而不能简单地认为他过于胆小、小题大做,甚至强硬地要求他消除恐惧。

    一个人的视阈,决定了他对周围世界的体验。同样的世界,在你眼里可能是亲切、温暖的,在另一个人眼里可能充满了谎言和危险。你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他眼里和你眼里的世界会如此不同,靠近另一个视阈也可能会让你感到不适,有时候,我们还可能在无意识地故意不去理解对方,以免被对方的痛苦“拉下水”。

    所以,理解一个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它通常意味着要去面对那些令人不舒服的感觉。除了勇气之外,理解还需要耐心。美国有一句谚语叫“穿别人的鞋子”,中文的说法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穿上别人的鞋子”的感觉并不怎么好,美国心理学家史托楼罗把这种体验过程称为“情感安住”(Emotionaldwelling),意思就是你能多大程度上去设身处地的体验对方痛苦的情绪,而不会下意识地逃避。耐心,是理解他人的另一把钥匙。

    当代哲学理论认为,理解是一种“视阈融合”,即在两个不同的视阈之间,两个主体通过不断的互动,不断靠近彼此、相互碰撞,逐渐找到彼此视阈之间的重叠部分。用来打通这两个视阈之间通道的工具,就是用语言去表达感受。当两个人能用准确的语言交流彼此的感受,比如“我感到委屈、受伤”,或者“你是不是感到尴尬、不安”,理解就开始了。

    对感受的命名就像打开了内心的一扇门,你不再是独自艰难地站在门口,而是有人和你一起经历。哪怕理解的过程并不顺利,这种试图理解的姿态比理解本身要更加宝贵,它能让对方感觉自己被关注、被在意。不管他正在经历什么,都有一个人在努力地和他一起体验。有一个人愿意走进他以往无人知晓的视阈,会促使他有勇气和信心进行更多的表达。

    理解的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只有当你耐心地去理解对方后,理解才能发生。我们需要一种信心:尽管我们可能暂时还看不清,但一个人的内心一定是清晰可见的。

    那么,有没有什么具体的进行共情式对话的技巧呢?你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首先,对方向你倾诉时,经常会提出问题,比如“我为什么会这样”“我该怎么办”,但你首先要做的不是去回答问题,而是先去理解他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有可能是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去解决问题,希望你有办法帮助他,也有可能他内心其实已有答案,希望能获得你的关心和支持。如果能理解对方提出问题背后的意图,你的回应就会更有的放矢。

    其次,在共情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理解对方,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对方展开说。比如,询问时间、地点、事件等和情境有关的内容,这样的问题更简单,能让对方更放松。再比如,当你听到对方用含糊不清的方式来表达一些感受时,比如一些带有隐喻和象征的内容,你就可以邀请对方多说说。含糊又抽象的言语背后,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列举一个作者来访者的例子。有一对情侣,女孩叫姗姗,男孩叫凯文,他们俩总是为一些莫名其妙的小事发生争执。姗姗说凯文很难沟通,总是沉默,凯文则说姗姗太敏感,两人之间火药味十足。

    为了避免他们陷入情绪的纠缠,作者先问了一个情境化的问题:“你们上次吵架发生了什么?”姗姗说:“上周末,我们约了一起吃晚饭。我比较喜欢吃粤菜,他说没问题,但我知道他喜欢川菜。开始点菜的时候,我还是挺开心的,他说我点什么都行,结果菜上来,他只吃他点的牛腩粉。虽然他没说什么,但我能感觉到他不开心,吃完饭我忍不住了,我问他什么意思,接着我们就吵了起来。”

    这时,作者看到凯文在摇头叹气,于是她问凯文想说点什么。凯文说:“我吃我的,你吃你的,我没问题啊!”姗姗反驳道:“你嘴上说没问题,但明明就是让我难堪啊。我一个人吃几个菜,这算什么啊?!”

    接着,作者问姗姗,她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姗姗说她“很恼火”,作者问,是什么让她恼火,这是在邀请她展开来说。姗姗说:“他明明同意了吃粤菜,却这么一副态度,显得我很自私。”

    接下来,作者集中在姗姗的感受上,和她一起讨论“自私”的评价背后是什么感觉,想让她说清楚自己发火背后有哪些糟糕的感受。在有来有往的交流中,作者和姗姗一起搞清楚了她的感受,那就是她感觉好像被责备了,她希望两个人都能开心,希望凯文能给她确定感,让她可以没有负担地满足自己。姗姗希望在她在满足自己时,他人是允许的,凯文能表达出,他是愿意让姗姗开心的。但在对话前,她没有意识到自己这种隐藏的需要,只能用自己“不舒服”和“自私”来表达内心的不安。

    接下来,作者又更深地挖掘了姗姗内心的需要。她问姗姗:“以前有人说过你自私吗?比如你爸爸或者你妈妈?”姗姗说:“没有,但他们都是很节俭的人。”姗姗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不好,她体谅父母的不易,不敢轻易提要求,怕父母说自己不懂事,她觉得自己好像不配提要求。

    对于姗姗来说,她小时候缺失了很多关心和满足。她的父母很少让她确信他们是愿意满足她、让她开心的。她内心深处的需求,就是希望自己不会被忽略,当她有需要的时候能被允许,不用担心别人不高兴。你可能会想,如果姗姗能直接告诉凯文她内心的需求,这件事不就解决了吗?但姗姗正是处于我们上面所说的既渴望又不安的两难中,她过去的经验告诉她,直接表达会让对方不高兴,她才没有直接表达,从而引发了争吵。

    凯文和姗姗早年生活在不同的养育环境中,随着对话的展开,凯文才开始体验到女友内心既渴望又害怕的为难感,他才明白,为什么姗姗那么生气。在不断的表达和回应中,那些被压抑或否定的需要才会从无意识中显现出来。当双方对话深度不断增加,即使有冲突,也能识别出冲突背后的需求,双方之间的信任度就会越来越高,这种互动过程被称为同调。

    它很像一个老式收音机调谐的过程,根据正负偏差不断矫正,直到捕捉到准确的频率。回应可能不准,但只要持续互动,双方就会不断向同调靠近,最终形成共鸣。

    所以说,理解可能不仅仅是需要勇气和耐心,还需要技巧,就是共情式的理解,才能触达内心真正的需求,透过冰山一角,看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汪洋大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共情式对话》:理解是需要勇气和耐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gjh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