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词精读第33天

诗词精读第33天

作者: 紫鸢 | 来源:发表于2022-11-18 23:28 被阅读0次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原名匡山、匡庐,宋朝为了避讳宋太祖赵匡胤的名字,所以改名为庐山。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绵延的 90 余座山峰,犹如九叠屏风,屏蔽着江西的北大门,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美誉。

    自古以来,庐山就备受名人贤士的青睐,西汉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就 曾到庐山旅游,看到香炉峰被云雾笼罩其间的美景,不禁陶醉忘归。

    而东晋的田园诗人陶渊明更是直接住在了庐山脚下的江州柴桑,每天望着南边的庐山发呆,还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恬淡的诗句。

    到唐代,庐山的名气就更大了,孟浩然,白居易、张继、元稹等诗人纷纷来访,并写诗留念。

    可是最为成功的仍然是我们诗仙李白的这首《望庐山瀑布》。

    公元 725 年,李白慕名来到庐山。

    在香炉峰下抬头仰望,只见在一轮红日的映照下,峰底紫色的云霞缭绕,朦胧飘渺,就象仙境一般。

    山峰下的瀑布犹如一条长长白练,悬挂在高高的峭壁之上,云蒸霞蔚,气象万千,神奇壮观。

    一泻千尺的水柱由高空直落,晶莹的水珠像碎在空中的宝玉,四处飞溅,雷霆万钧,势不可挡,仿佛天上的银河从云端坠落。

    看到此情此景,灵感闪电一般地击中了李白,他脱口而出这首气势磅礴的《望庐山瀑布》。

    诗人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雄伟奇丽,宛如一 幅生动的山水画,充满了诗人的满怀豪情。

    据说,晚唐诗人徐凝不服李白的诗, 也写了一首庐山瀑布,诗中有“虚空落泉千仞直”这样的句子,与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极为相似。

    但是读徐凝的诗,领会的只是文字的含义,比起李白那种有形有神、奔放空灵的感觉,相差实在是太远了。

    无怪北宋文学家苏轼评价说:李白之后,再无人敢作庐山瀑布诗。

    山以人名,人以山传,一直以来,这首《望庐山瀑布》,在中国山水美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贡献,中国、日本、韩国等 16 个国家和地区都把这首诗编入教材,也为庐山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说起庐山,与李白的一生都息息相关。李白曾多次游览庐山。

    第一次登上庐 山时,他才 26 岁,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满怀报国之志。

    最后一次隐居庐山,他已年近六十。时值唐王朝的安史之乱,李白贫病交加、饱经沧桑,昔日理想早已化为灰烬。

    庐山处处山峰沟壑、林泉悬崖,都留下了他的踪迹。他曾在仙人洞寻仙问道,采药炼丹。还与妻子宗氏一起在屏风叠的僻静幽谷,建了一个“太白读书堂”。

    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也相当深厚,更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 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谢灵运、陶渊明、李白、白居易、苏轼、 王安石、黄庭坚、陆游等文坛巨匠共有 1500 余位曾登临庐山,留下 4000 余首诗词歌赋。

    这里白鹿洞书院,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合称“中国四大书院”。

    公元 1180 年,北宋大哲学家朱熹在此 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从而影响了中国七百年的历史进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精读第33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ynvxdtx.html